12月23日下午,建邺区第八片区心理教研活动在南外河西一附小举行。虽已至寒冬,但学校二楼的录播教室里却暖意融融。来自第八片区的各校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咨询员以及班主任代表集聚一堂,围绕“温暖心灵,滋养生命”这一主题展开教学和研讨活动。
一点半整,活动在录播教室准时展开。首先,由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陆梦婕老师执教三年级《生命真奇妙》一课。“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这个有趣的课前小游戏,一下就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由蝌蚪到青蛙,他们用清脆的嗓音描述着自己对于生命诞生的初步认识。接着,陆梦婕老师以对话的形式创设情境:“珍珍,爸爸妈妈的结婚照片上怎么没有你?”让同学们思考:“我”是从哪里来的?同学们很快给出答案:是妈妈赋予了我们生命。紧接着,陆老师又带来了“鸡蛋变成鸡”和“负重蹲起”两个闯关小游戏。孩子们上台举起重物,真实模拟母亲十月怀胎时的情形,体会母亲孕育生命的艰辛和伟大。在“宝贝,听听我们的回忆”这一环节,孩子们随机抽取“爸爸”或者“妈妈”的角色卡片,站在爸爸妈妈的立场,说一说他们在孕育新生命、照顾新生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课堂的最后,孩子们的心中充满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迫不及待地写下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本节课通过有趣的情景故事和小游戏,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份奇迹,都是一份爱的礼物,从而热爱生命、敬重生命。同时,学生通过讨论,体验生命的成长是不易的,在生活中要珍惜生命、感恩父母。
接着,南外河西一附小的孙珊老师带来四年级《生命!生命!》的课堂教学。课堂一开始,孙老师展示了产房图片,播放了一段婴儿的哭声。学生立即联想到,这表示生命的诞生!细心的孙珊老师整理制作了孩子们的成长相册,每一张照片都充满了惊喜和感动。接下来,孙珊老师带来了一个游戏——“生命的抉择”。孩子们先用关键词写下人生中最应该去做、最值得去做、最有必要去做的6件事,这时,假设灾难突然降临,你必须舍弃几件事。直到生命只剩一天,连最后一件事都要舍弃……结合《中国青少年伤害现状回顾报告》,以及关于青少年突发伤害的新闻报道,孩子们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只有一次,弥足珍贵。
那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无限的精彩呢?孙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尼克·胡哲的故事。虽然他的身体是残缺的,但他活出了精彩的人生,他永不放弃的心比钻石还要珍贵。同学们从尼克·胡哲的身上汲取了无限力量,他们紧握右拳,对着生命的誓言庄严宣誓,履行自己对生命的承诺。最后,同学们齐唱《怒放的生命》,对课题《生命!生命!》有了新的理解:要感恩生命,珍惜生命,最终用自己的努力怒放生命!
(信息员:徐晶 孙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