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攀·灯”联盟一员,刘荃特级教师工作室承担的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文《父亲、树林和鸟》的授课,由我校杨蓉莞老师执教。杨蓉莞老师接到授课任务便以百分百的热情和积极认真的态度投入到磨课中。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究竟如何在落实语文要素的基础上让孩子趣味性地收获知识、潜移默化中感知人文主题“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呢?从最开始的解读教材、分析文本,杨蓉莞老师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接下来是一次次研磨、一次次试上、一次次推翻,再重振旗鼓精心打磨……最终呈现的教案已经是第九稿。
杨蓉莞老师关注到了统编教材课后习题直指语文要素,于是巧妙地将课后习题融入到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幽深的、雾蒙蒙的”等修饰语连用,引导孩子体会表达的丰富性,以读促悟,在读和悟中感知语言的生动性,体会中国语言之美。
杨蓉莞老师的课获得了与会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著名儿童教育家袁浩校长对这节课评价颇高:“杨老师的课堂充满美感——老师的教态美、语言美,引导孩子感知人与自然之美,在优美的朗读声中扎实地落实了语文要素,即生动的语言文字之美。”袁校长还表示:“杨老师将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圆融地结合在了一起,‘树林和鸟‘的破题导入引发了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杨老师最后再回到课题,用一唱三叹的方式让孩子于潜移默化中明白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是一种和谐共生的相处模式,既落实了语文要素,又关注了人文主题……”
当天活动分三年级和六年级两个会场。与杨老师同在三年级会场的有史春妍特级教师工作室的赵懿老师执教《带刺的朋友》,金立义特级教师工作室的肖圆圆老师执教《语文园地七》,胡红特级教师工作室的沈焱菲老师执教习作《我有一个想法》。下午,老师们还观摩了特级教师宋非老师执教三年级的文言文《守株待兔》,随后认真倾听了专家们关于“落实统编教材语文要素”的沙龙研讨。专家们提出语文教学需要准确把握语文要素、整合单元目标,提升孩子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度和欣赏力。
“攀·灯”团队陪伴、引领老师们走过了许多个春夏秋冬,季节更迭却攀登不止!期待我们的第18次相约,相信一定能够遇见更美的远方!(信息员 王铨 杨蓉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