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是属于孩子的浪漫儿童诗因其韵律鲜明、意境优美、饱含童趣、轻快活泼,一直以来深受低年级小学生的喜欢。2022年12月8日上午,南京致远外小分校语文低年段教研组举行了以“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儿童诗教学策略探究”为主题的语文教研活动。致远分校的徐琰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一课,孙杰老师承接课堂,针对低年段儿童诗教学展开讲座。本次研讨聚焦于课堂该使用怎样的教学策略以诗浸润童心,提升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儿童的智力水平,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为小学生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基础。
徐琰老师执教《明天要去远足》图片1、2课堂由充满童趣的图片导入,再通过联结春秋游一下子把孩子带入诗歌的情境之中,让孩子与诗歌共情。在情境中以读促思,以说激想,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课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诗歌简练的语言生长出无限的意味,生发想象,充满了童真之趣,在且读、且思、且说中,一步步走向童趣的深处。朗读吟诵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儿童诗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反复朗读,体悟诗歌的语感,感受诗歌的韵律,体会诗歌的节奏。在诵读时,学生立足于自身情感,代入个人感受,在诗歌之中寻找共鸣,感受诗歌的温度,拉近与诗歌的距离。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的理解诗歌,爱上诗歌。
孙杰老师带来了《积铢累寸,拾级而上》为主题的讲座。讲座聚焦新课标背景下的童诗教学,从多元化朗读:品语言之韵,涵咏童诗情;多角度想象,感语言之美,蓄养童诗情;多维度创编,品童诗之妙,促思维进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孙老师从理性角度出发,结合低年段童诗教学案例和徐老师的课堂,把读细分成线显形读,走心读,抒意读,由表及里,由内化及外达,把读童诗,读出不同层次和味道。
张伏尔加老师带来了跨学科学习《做一片美的叶子》。张老师在课堂上将语文、科学、美术相融合,由学生收集的一片叶子出发,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关注科学视角下的叶之美;走进古诗,感受树叶永恒之美;最后通过活动实践,留住学生心中最美叶子。
陈特从儿童的心理和儿童的视角出发,对诗歌教学展开指导,陈特指出,诗歌教学时要关注朗读,从现有的教材资源出发,把识字和朗读结合,串联情境去识字。儿童诗的朗读要扎实而有层次,以读贯穿教学,用多样活动和情境把孩子调动起来。在读、思、说中促进核心素养提升。
著名儿童诗作家金波曾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儿童诗蕴含着丰富的童趣,清新隽永,感情真挚,单纯质朴。儿童诗所具备的旺盛的生命力,与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不谋而合。以儿童诗为渠道展开教学,可以浸润小学生的心灵,点亮小学生的童真之心,让小学生拥有美好童年。(供稿:孙杰 编辑:姚睿 审核:周建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