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起,研意正浓。2024年10月 14 日下午2 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研究”课题教学案例以及教学论文研讨活动,于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分校四楼录播教室展开。本次活动以“立足课堂教学,共研论文写作”为主题,致远分校语文组的教师和相关研究学校教师欣然赴约。
参与此次研讨的专家是袁爱国教授,他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出版专著《语文:在思与诗之间》《相遇境界语文课》《袁爱国的创意作文教学》《诗书画里品语文》等。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23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80多篇论文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主持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理念下生态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年获江苏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教学品质提升的‘境界语文’理论与实践研究”,2017年获江苏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南京市基础教育前瞻性项目《思与诗: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整体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并在2019年获得南京市首届教育科研成果创新奖特等奖。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与南京市致远外国语小学分校合作研究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研究》已经开展了一系列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老师们在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探究、钻研、梳理、整合、实践,对课题内涵的理解愈发清晰而深刻,研究与实践点亮了老师们的思维,也点亮了老师们学术创作的热情。
活动现场,马玉文老师进行分享《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的案例习作思路与困惑,她讲自己的两次教学实践写成案例,并总结了教学策略,“整体关照、了解课文内容”、“关注留白,补充文章内容”、“逆向推理,辨析言外之意”以及“体验角色,进阶思维过程”,并请教袁教授如何更好地改进案例。
张蕴佳老师分享所写案例《辨·辩·变:实用性文本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教学为例》,讲述了自己案例写作思路,“辨出真实、辩出深度、变出创新”讲述自己三次教学的进阶。
张伏尔加老师分享案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路径——以六下第四单元《石灰吟》为例》,围绕“思辨”主题,一教为思辨而思辨,二教则是感性与理性共生。也提出“案例语言如何更加凝练?”的困惑。
袁爱国教授为三位老师从结构和细节上进行案例指导并现场答疑解惑。紧接着,他带来的精彩专家讲座——《高质量教学案例及论文的写作路径》,他提出了写作三阶段:套作、习作、创作,分别就“选题与审题”、“论证与论据”、“谋篇与谋构”和“撰稿与润色”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讲解。
此次活动,宛如一场知识的盛宴,为语文教师们搭建了一座交流与学习的心灵之桥。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的研究之路将繁花似锦,教育教学的质量也将如璀璨星辰,不断闪耀,照亮学子们求知的前程。
(供稿:殷子清 编辑:姚睿 审核:邵明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