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致远外小积极开展了主题为《双减之下的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的教研活动。
首先丁娟老师带来了六年级译林6A Unit5 Signs的教学。丁老师用有趣的动画视频引出了Signs的概念和作用,帮助孩子们复习学过的一些标志,并由此进入课文,学习新的标志。丁老师将标志分为两个类别,信息类和警示类,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最后,学生通过回忆秋游和学校各个场所中出现的标志,进行情景对话创作,并表演,将本节课的所学内容运用到真实的场景中,提高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丁老师注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学习品质的提升。如在不能吸烟的标志谈论中,没有止步于对标志的解释,而是追问了学生: “Then where can people smoke?”学生非常积极地提出: “ In the smoking area(在吸烟区).”并且对主人翁Tim的几次对白带领学生做了提炼,得出:“优秀的学习品质是从提问到理解到习得最后到反馈的过程。”
随后,陈诚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三年级新思维3A Chapter4 At the school fair AB部分的教学。三年级的课堂需要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孩子们一直跟随着老师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在这一点上陈老师做的非常出色。首先,陈老师用动感的歌曲作为引入,活跃气氛,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的主题——钱币。在学习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说法之后,进行了简单的钱币加减法游戏,自然地引出课题At the school fair。在复习词汇的环节,有趣的打地鼠游戏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课堂体验,一时间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挥舞着“想象的锤子”,全情投入到词汇复习中。最后,结合我校与四川凉山小学的手拉手活动,以此为主题模拟义卖会现场,学生在此情境下进行买卖,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运用得淋漓尽致。
最后督学孙菊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提出教师应该关注作业的优化和课堂的高效,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思维的空间,通过增加课堂上呈现的内容,拓展知识的宽度,不限制于书本构建的框架,深入解读文本,了解文本的框架,挖掘主题意义,把学习的语言运用到不同的场景之下。在学科育人方面,丁老师的课做了场景的拓展,培养了学生的规则意识,引导了学生结合自身对社会规则的认知,表达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提出从文本中提炼核心的同时,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给了学生更多操练的机会。
(信息员 陆海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