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1日,最美人间四月天!语文组第二次“登山”活动如约而至。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单元整体视域下的习作单元教学实践探寻”,由汤裴老师主持。在小多功能室参与学习的不仅有本校的语文老师,更有谢英校长、李丹副校长和来自蒲公英智库的老师们。
第一节课由赵雯老师执教《刷子李》(第一课时)。赵老师的课堂设计别具匠心。聚焦“传说中的刷子李”,引导学生在文字中行走,从正面描写的文字中,体会刷子李“技艺高超”的特点,发现作者动作描写、对比想象的妙处。教学过程层层推进,读写结合自然无痕,课堂训练富有梯度。孩子们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
第二节课,由孟露露老师带来《刷子李》(第二课时)。聚焦侧面描写,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曹小三眼中的刷子李”,紧扣文本中“一个白点都没有”“出现一个白点”“白点是破洞”,感受曹小三从半信半疑到更加佩服的心理变化。补充的材料《顶碗少年》《糖人张》,让学生现场迁移,学以致用。现场修改的学生在默读中思考,在思考时批注,在交流中提升。
学而不思则罔。两节课后,现场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踊跃发言,和大家分享自己听课的收获。四年级王佳彬老师认为,两节课的教学设计“准而精”,老师关注写作方法的教学并设计了练笔的环节,教得有温度,学生学得有广度,更有深度。三年级骆克林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设计都基于单元整体视域展开教学,紧扣单元要素,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赵老师的课堂行云流水,流畅自然;孟老师的课堂轻风细雨,表达精致,都做到了学以致用。二年级吴婷婷老师认为,两节课的教学方法准确,思维有梯度,特别关注到年段不同,字词教学方法所有不同:有选择,有重点,音形义的教学落到了实处。一年级王维老师认为,两节课整体干净、利索,老师们关注单元目标,更关注搭建学生的思维框架,有方法,有训练,有反馈,使之真听、真学、真体会,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吴凡老师,带来“组长说”。她结合今天的两节课例给大家分享了关于习作教学的整体设计思路:梳理教材内容,明晰编排体系;梳理单元内容,明晰教学目标;深度解读文本,搭建写作支架;夯实语言训练,教学流程结构化。娓娓道来中,为大家介绍了教学设计的初心、理论依据,让每位听课老师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活动尾声,李丹副校长进行了现场点评。她高度肯定了今天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就为什么要进行大单元的教学。她说这不仅是部编教材的要求,也是学生学习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要从目标统领,任务驱动两个方面去实施。教学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牢记教学目标,落实到训练,完成意义建构。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要产生作品为导向。目标阶位高需要多个课时支撑。可以链接群文阅读。聚焦单元主题,从单元分析和学生分析两方面展着手,确定单元整体目标;设计课时教学过程的活动。
语文教学,宛如榆荫下的深潭,内涵丰富而深广。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探索者。让我们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撰写人:万付莉 校对人:骆克林 审核人:赵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