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2日下午,南师附中新城小学怡康街分校承办了一场区级美术教研活动,活动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化大美 今人共守——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小学美术单元课程》的课堂展示和讲座,第二部分是三位区骨干教师对一年级新教材的培训解读。全区小学美术老师参加了观摩与研讨。
第一部分,南师附中新城小学怡康街分校的林宇晖、刘欣瑶、钱欣悦三位老师和南外河西一附小的许珊老师结合“DBAE”教育理念进行了传统文化背景下单元课例的设计与展示。
林宇晖老师的《纸版画——纸鸢》将我们熟悉的纸鸢刻印在吹塑板上,然后用油墨印在纸上,黑色油墨伴随着吹塑板的肌理感形成特有的纸鸢纸版画,孩子们之前已经接触过风筝一课,再接触纸版画更容易出效果,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这一手工课。刘欣瑶老师的《年画——十二生肖》是将我们传统但是复杂的年画让低年段的学生们所接受,采用了十二生肖中“蛇”作为代表动物,为它创作一幅年画,从勾勒外形到添加传统吉祥的图案元素等,画在制作好的带有吉祥文字的纸上,十二生肖的动物图案相对神荼、郁垒、钟馗等复杂的人物年画图案来说更容易被低年级学生所掌握。钱欣悦老师的《图形印章——十竹斋》将书上原有的三年级上的内容《图形印章》,与南京传统特色文化“十竹斋”联系在一起,刻在红色蜡块上,再印到各色漂亮的纸上,然后贴在亚克力塑料板,成为一个冰箱贴,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许珊老师的《多彩的纹样——藻井生花》以敦煌藻井为切入点,学生在认识纹样的同时,了解敦煌藻井纹样的色彩美、形式美、纹样美,在课堂中通过欣赏、观察、讨论等方式,体会古人在藻井纹样中的情感寄托,感受敦煌藻井纹样的美学价值。从而在情感上感受古人巧夺天工的匠心精神,体会中国传统纹样中藻井纹样的美学特征和文化内涵。
南外河西徐扬老师和南外河西一附小陈佳瑶老师对本次课堂展示进行了全方位的点评。
课堂展示结束后,课题主持人李靖老师进行了《文化大美 今人共守——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小学美术单元课程》的讲座分享。“DBAE教学理念”主张一种动态持续的教学模式。将DBAE的部分教学理念引入小学美术之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单元主题进行阐释,美术传统文化是历史、文化和艺术成就的重要载体,对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美术传统文化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第二部分由南外河西一附小的刘欣然老师、少年宫的马田老师和莫愁湖小学的乐睿融老师就一年级新教材的前三个单元进行了细致有效的分析与指导,不仅传承了教育智慧与教学经验,深化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还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了他们的专业成长,这对于保持教育传统、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深远的影响。
活动结束后,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美术研训员丁圆圆老师进行总结,强调我们的课堂应该从六个方面入手:1.教学目标是否切实有效;2.课堂导入是否引人入胜;3.情境创设是否高远辽阔;4.教学活动是否深度参与;5.课堂评价是否直达人心;6.教师小结是否意味深长?句句引人深思,再次结合到新教材的全面实施,提出希望老师们可以老课新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真正做到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用任务驱动课堂。
(供稿:李靖 编辑:张小青 审核:陈宏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