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新城小学北校区数学校本教研活动(三)

来源:新城小学北校区

浏览量:427

发布时间:2016-11-21

2016年11月17日上午,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北校区数学组邀请特级教师张勇成老师到校进行课堂教学指导。

第一节课王幸老师执教了一上《认识11~20》,本节课王老师主要通过讨论、谈话和实践操作的方法,使学生在数数、读数等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知道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并初步感知11~20各数的组成;在这之后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发展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同时使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张勇成老师在课后点评中指出这节课认识计数单位“十”很重要,老师在教学中抓住了学习的起点,通过对比进行感悟,在找生活中的数这一环节能从生活经验提升到数学知识;其次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训练意识很强(如:数学语言表达、活动操作),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达到很好的体现;最后,课堂组织比较好,能够创造出很好的教授氛围,达到学习的效果。

第二节课王兴晨老师执教了一上《连加、连减》,教学例题时王老师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出图意,知道可以根据图中的信息求一共有多少个南瓜,再启发学生根据情境中的“合起来”,先用“4加2”,再“加1”,从而算出结果。教学时老师能很好地把实物图抽象成学具小棒,通过小棒摆出图意,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移动小棒进行变式,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和练习连加。张勇成老师在课后点评中指出,首先王老师对于课的设计层次比较清楚,在例题的处理中很有想法,在移动小棒变式的过程中可以尝试放手让学生多操作,多摆一摆,使每个学生达到学习的效果就更好了。

第三节由臧悦秀老师执教了《平均分(三)》,臧老师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回顾什么叫平均分,再通过8根小棒的两种不同的平均分的方式呈现使学生初步意识到平均分的方法不同,结果可以相同。例题中12支铅笔如何分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操作,通过摆小棒进行平均分,再交流讨论中进一步感受同样的平均分的结果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平均分的方法得到,这两种方法都是平均分。张勇成老师在课后点评中指出,在例题的处理中老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操作中,同时要对学生的操作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另外,在学生操作反馈的时候需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想法,在“分法”和“结果”中适当的进行对比,比较两种平均分的方法。

在张特的悉心指导下,上课和听课的老师们对于“数学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启发,相信在专家们的引领下,新城北校区的数学老师一定能够成长地更快!(信息员:茅心溯  撰稿:臧悦秀)

建邺教育信息网

建邺教育信息网

建邺教育信息网

建邺教育信息网

(本文由茅心溯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北校区网站同步发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