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7日,南京市小学科学卓越班课堂研讨活动在新城小学北校区举行。
四位来自不同学校的卓越班老师为大家进行了汇报课展示。第一节新城小学南校区马晓寅老师为六年级同学们上了一堂有思考有深度的科学课《地球的形状》。马老师从麦哲伦大航海时代讲起,激起学生探究兴趣,然后从人类古代对地球形状的想象,到中世纪科学家们基于月食、帆船现象对地球形状的猜想,最后画麦哲伦的航海路线,人类通过实践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第二节汇报课是新城小学北校区李楠老师执教的《土壤的成分》,这堂课李老师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土壤成分,然后自己寻找检测方法,最后小组合作动手观察得出结论。学生在预测、检测、总结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思考不断深入,思维进一步发散,最后享受得出结论的喜悦。
第三节是南湖一小郭佳老师为二年级同学们带来的一堂生动有趣的《看月亮》,郭老师出示一个个月亮形状的月饼,同学们一下子被吸引进课堂,由此对月亮的形状展开了描述。郭老师还带来了望远镜,指导学生用望远镜观察真正的月亮,经过这节课的学生,学生对月亮有了更科学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一节汇报课是新城小学徐华翔老师执教的六年级《地表的变迁》。徐老师以南京汤山发现鱼类化石为疑问点,引导大家思考为什么陆地上会有海洋化石,由此展开地表变迁的探索。徐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一块岩石和多种实验材料,分别模拟不同自然力量对岩石的作用,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了解了地表变迁的多种原因。
接下来由新城北校科学老师、校科技辅导员卢庆老师对学校三年来科技社团工作进行了简要的汇报分享。我校的科学教育始终将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第一目标,基础科学教育与社团课程以1+N的模式共同推进,充分发挥社团的辅助性作用。我校的少儿科学院,机器人社团,无人机社团,创客等社团自开设以来就深受学生的喜爱,依托社团教育,孩子们的兴趣与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在各类科技比赛中也大放光彩。
最后在江苏省特级教师单道华老师的组织下,老师们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研讨。单道华老师首先对新城北校的科技社团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随后执教的四位老师从课程选择、备课过程和目标达成情况几个方面进行了自我分析,来自三区的老师也从多个角度对四节课进行了评析,本次教研活动圆满结束。
(信息员 戚明妍 方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