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南京市特殊教育内涵发展建设步伐,培养一批区域随班就读骨干力量,让每个特殊需要学生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近日,由南京市教研室主办的南京市“基于课程评估的随班就读课程与教学调整”工作坊活动(第二批)在南京特师附属学校顺利举行。
此次工作坊活动继续采用“学、做、教、研”一体的形式,由南京市教研室特教教研员宋修玲主持,邀请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王辉教授、秦淮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赵莉副校长、浦口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芮代琴副校长以及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小学王霞老师为工作坊教师进行授课。来自秦淮、雨花、江宁、溧水、高淳、建邺区的特教教研员、特教指导中心教学负责人和部分巡回教师、资源教师参加此次培训。
首先,王辉教授以《普校特殊需要学生课程本位评估——基于个别化教育理念与课程标准》为主题进行讲座,她从课程本位评估的内涵、课程本位评估的类型与方法、课程本位评估工具的选择与编制、《普通学校特殊需要学生评估工具》的使用四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帮助教师们站在课程本位评估的新角度去理解《普通学校特殊需要学生评估工具》的设计背景和原理,依据评估结果找到特殊需要学生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随后,语文、数学和英语课程评估量表和工具研制组组长赵莉副校长、芮代琴副校长和王霞老师分别从评估目的、评估框架、评估材料、评估方法以及评估结果等方面介绍了三门学科课程评估工具的具体内容和使用。三位授课教师结合各学科特点、课程标准,结合具体案例讲解评估量表的使用要领、评估记录的撰写方法以及评估实操中的技巧。培训中,参培教师们还分区域进行模拟评估、交流探讨、碰撞思维。
宋老师对培训工作提出了要求:基于课程评估的随班就读课程与教学调整工作坊活动将分三步推进。第一步初识评估工具,试用研讨;第二步实践评估工具,汇报交流;第三步运用评估结果,实施课堂教学。通过这一轮循环,带出第一批工作坊骨干教师去推动区域特殊教育内涵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通过两天的培训,各区域也组建了自己的评估教研团队,准备在后续从校内随班就读学生中挑选一部分展开学科课程评估,在评估实践中梳理问题、总结经验、交流研讨。教师们将乘着“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开局之年东风,积极磨砺、不断探索,为南京市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
(信息员 洪安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