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学校广大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促进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南京特师附属学校于近期开展“教师基本素养系列展示——预约听课”活动。在浓厚的教研氛围中,教师们相约走进教室,观摩同仁们的精彩课堂,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活动前期,老师们积极主动报名参加,根据班级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年段课标要求选定授课内容。教师们还依据班级学生学情,认真设计教学方案、制定详细的个别化教学目标,充分运用各种移动终端为班级中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
预约课堂,亮点纷呈。低年级的老师们充分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的真实情境,让孩子们在情境中“边玩边学”。钱岑老师的《比多少》一课,针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难以保持的特点,采用了分段教学,利用儿歌、动画等活动贯穿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她还利用蒙氏教具组织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巩固练习,同时锻炼了学生的精细动作。王珏老师充分利用希沃白板的互动功能,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通过有趣多样、难易程度不同的游戏进行《得数为5的加法》的巩固练习。冯子桂老师在《10以内的连减》一课中,以班级同学庆生为主题,将连减教学融入在买蛋糕、吹蜡烛等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陈传沛老师执教的运动与保健课《抬腿踢物》,创编了一个个运动小游戏,让运动康复内容充满童趣,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体能,还提升了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中高年级的老师们更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数学知识。桑汇文老师的《认识方向》课堂中,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以及朗朗上口的口诀,用肢体动作强化学生对方向的记忆。顾濮卿老师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巧妙地引入“24时计时法”,通过观察、对比、引导学生总结发现24时计时法的特点。他还制作了时间对照表,让学生在平板上分组进行操作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换。吴雨朦老师《认识购物小票》一课,以超市购物为主要线索展开,让学生了解购物小票在实际购物中的作用。蔡鑫老师在职教班的数学课堂中,通过引导学生将正负数与“入账”和“扣除”相对应,帮助认识工资条,进一步感知正负数在生活中的意义。王静老师的信息技术课堂,结合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背景,利用直线、曲线工具进行会旗绘制及奥运奖牌的设计。冬奥会的教学情境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课堂氛围活跃。
课后,听课人员与上课教师互动研讨,共话教学亮点,就赛课中的细节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意见与建议。在教育成长的路上,从来没有捷径,希望老师们不断努力探索,找到更加适宜、适切、适性的方法,让课堂真正的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为学校的每一位特殊儿童今后融入社会、适应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信息员 洪安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