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南京市陶行知学校体育组开展校内教研活动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5-04-23

2025年4月21日上午,南京市陶行知学校体育组教研活动如期举行,此次活动聚焦于平衡与游戏、力量与游戏以及反应与游戏,旨在探究关键问题,提高学练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健康水平。

第一节课由索学静老师执教的《反应能力与游戏》,本课以发展学生反应能力为核心教学目标,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通过阶梯式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标。在准备部分,运用“抢圈大作战”游戏,通过动态移动抢占地盘的形式,有效激活学生神经兴奋性,快速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与反应速度,为后续教学做好身心准备。基本部分围绕反应能力培养,精心设计系列主题游戏。“穿跃森林”通过设置不规则摆放的障碍物,要求学生快速判断并做出躲避、跨越等动作,强化视觉反应与肢体协调能力;“森林大冒险”创设情境化游戏,融入随机指令与突发任务,通过多样化的刺激源,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反应能力与运动决策能力。整堂课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将反应能力训练融入趣味情境,通过多维度刺激与动态任务,有效提升学生的反应速度、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实现趣味性与专业性的有机结合。

第二节课由陈建红老师执教的《体适能:动态平衡与静态平衡》,本节课的练习内容由单双脚支撑的静态平衡过渡到行进间的动态平衡。内容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低年级的孩子容易接受,学习状态进入很快。本节课以游戏为主,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各种方式使用瑜伽砖来保持身体的平衡。既有娱乐性又有学习性。同时本节课陈老师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同学们在练习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第三节课由朱禹老师执教的《下肢力量练习与游戏》,这节课以发展学生下肢力量为核心目标,基于体操垫开展结构化游戏教学。在课堂导入环节,通过"打地鼠"反应速度训练游戏,有效激活学生神经兴奋性,快速建立课堂运动氛围。基本部分采用梯度式游戏设计:"萝卜蹲"通过多组动态蹲起练习,强化下肢屈伸肌群力量;"跨越城堡"设置不同高度的体操垫障碍,发展学生下肢爆发力与协调性;"划小船"以上下肢协调作蹬伸动作,培养肢体控制能力;"青蛙跳荷叶"模拟连续跳跃场景,提升下肢耐力与平衡能力。上述游戏通过趣味性与功能性结合,实现发展下肢力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双重目标。为促进学生身体机能均衡发展,在体能补偿环节设计"俯卧支撑猜拳"游戏,将上肢支撑训练与趣味性互动相结合,在增强肩带、手臂肌群力量的同时,实现上下肢训练的科学互补。整堂课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通过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达成体能发展与意志品质培养的教学目标。

观课结束后,包庆琳老师带来精讲座《小班化大课间体育活动创新实践:1+N以赛促练模式的构建与反思》。包老师清晰地阐述了“1+N”大课间活动模式的内涵。其中,“1”象征着固定的上午大课间活动,该校以武术为特色,活动内容还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而灵活调整。“N”则寓意着多变的下午大课间活动,以“月月赛”的形式呈现,内容丰富多彩,旨在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随后,包老师详细讲述了“1+N”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过程。这一模式通过固定与多变的巧妙结合,既彰显了学校的武术特色,又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运动需求。在优秀体育团队的辛勤付出、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科学合理的场地规划以及持续不断的思考与改进下,该模式成功地提升了学生的体育兴趣与参与度,为学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校体育教研组致力于不断拓宽视野,秉持“以研究促进教学,以教学引领研究”的核心理念,深刻反思并积极实践,全心全意地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们持续探索,旨在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艺与专业素养。与此同时,体育组所有老师正积极探寻全新的教研模式与方法,以期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并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体育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携手同行,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成长,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越研究越有新发现,越研究越感喜悦与欣慰。

(编辑:王籽  供稿:包庆琳  审核:李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