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陶行知小学召开课程改革论证会议

来源:南京市陶行知小学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4-11-03

2014年10月30日上午,南京市陶行知小学召开课程改革论证会议。本次会议,邀请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徐文彬教授、南通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丁锦宏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代建军教授、新城初级中学韩晖校长、南京市拉萨路小学严瑾校长、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谢英校长、建邺区教育局马峰副局长、魏峰副局长莅临指导,对我校课程改革现有成果进行论证。

首先由彭小虎校长作课程改革论证的报告。报告中,彭校长谈到:作为建邺区政府与高校联合办学的一所实验性质的学校,陶行知小学自建校之日起就承担着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重任。南京市陶行知小学“课程整体优化改革”实验,基于生活教育理论、儿童发展性教育理论以及儿童成长理论,提出了“友爱(善)、智慧(真)、幸福(美)”的培养目标。两年来,陶小全体教师以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依据,对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等现有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部分改造、重新组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陶行知小学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方面,以培养积极主动发展的人为目标,建立了“先学后教,自主成长”的教学模式。通过“主动预习,精讲多练,归类整理,互动交流”的四个环节,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善于思考、自觉整理与积极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伙伴学习”的普遍实施,培养了学生的自觉行为与学习习惯,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以儿童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的初步建构与逐步实施,切实把“培养目标”落到了实处,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彭校长就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如改革的空间、规范与评价等,向专家组征询意见和指导。

听完汇报,专家组成员对我校课程改革中的各项过程性资料进行查阅与质询,进一步深入了解我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的实施情况。随后,结合整体汇报和对各项过程性资料的审阅,专家组成员进行认真、严肃地评议。

通过论证小组专家的充分交流、讨论与协商,论证小组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可以对“陶行知小学课程整体优化改革”及其实验做出如下基本判断:

首先,对陶行知小学的整体课程改革体系的建构与实验应该给予积极肯定与鼓励,可以在现有理论思考、路径设计与实践尝试基础上,做出更进一步的系统设计与整体实验;

其次,其很多具体做法,譬如,大、小课相结合的课时制度,“先学后教、自主成长”教学模式,“伙伴学习”组织方式等都具有教育学的一般意义与价值,值得其他学校学习与借鉴;

第三,现场资料的展现充分表明,“陶行知小学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落实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促进了学校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尤其是师生们所表现出的学习活力与教学激情,更值得欣赏。

本次课程论证会议,专家们充分肯定了我校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过程中所作出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与实践;赞扬我校教师团队在彭小虎校长的领导下,踏实勤奋、智慧创新,有凝聚力、有研究力、有反思力,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让学生浸润在“友爱(善)、智慧(真)、幸福(美)”的培养目标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专家们的肯定与建议让陶行知小学所有教师对课程改革工作充满了信心。希望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陶小的课程改革工作更上一层楼!(信息员 王蓉 卜俊)

建邺教育信息网

建邺教育信息网

建邺教育信息网

(本文由王蓉南京市陶行知小学网站直接推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