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3日上午,建邺区习作研习班的老师们相聚在南京市陶行知小学的录播教室,开展了一场以“互联网+下的习作教学研究”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采取了先听课后交流研讨的形式。来自南京市陶行知小学的赵杏杏老师和陈卉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堂作文教学研究课,分别为《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情》、《“悦”游越“享”写——研究性学习分享会》。两位老师在张蓉老师以及研习班老师们的带领下,一直坚持着作文教学方面的研究,今天的两节课也是两位老师研究情况的阶段性汇报。
首先赵杏杏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一节做后讲评课,课前赵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学生们在这篇作文中存在的亮点以及提升点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课堂上则进行了分版块教学,共分为三大板块:亮点分享——重点指导(各种反应)——修改推荐。在“亮点分享”这一板块,赵老师重点关注了学生选材和题目当中的亮点,激发学生们写作的兴趣。在“重点指导”这一板块,赵老师从带着学生找作文要求中的关键词入手,逐步聚焦到学生们写作中的弱点也是难点,即关键词之一“各种反应”,并通过范文欣赏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去学习感受。“修改推荐”环节,同学们借用互联网工具——讯飞语记,进行当堂修改,及时分享,相互推荐点评,实现了文成即作文、文成即交流,大大调动了学生们写作的积极性。
陈卉老师执教的是一节作前指导课,上课伊始,陈老师借助图片带领学生回顾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从一开始游记主题的确定,到学生拟定小标题,并从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作为研究对象,再到学生搜集资料、交流研讨、完善成果的每一步。接下来1-5组分别派代表分享了自己的研究,陈老师相机引导、提升。最后,陈老师请孩子们小组交流,谈谈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并布置孩子们在此基础上完成一篇游记习作。这是一节新颖的课型,以“游记”这一主题作为任务驱动,带领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我们发现,一节课下来,很多孩子对于游记的写作有了初步的感知和认识,有的孩子对于如何利用多种途径搜集信息并从中筛选信息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有些孩子则是提升了自己的表达能力,锻炼了己的胆识,可以说,这节课提升了孩子的综合素养。
两节课后,张老师带着作文班的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研讨。首先,各位老师们就今天的两节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肯定也有建议,这些对两位年轻教师的成长以及接下来研究方向的把握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可以说是受益匪浅。其次,各位老师也就最近一段时间各自在作文教学方面所做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一个汇报。张老师也为每位作文班成员在接下来的研究给予了建议和方向上的引导。每一次研讨,都是老师们思维的碰撞,在碰撞中思考、在碰撞中成长。
未来,建邺区习作研习班的老师们将在张老师的引导下继续走在研究的路上。
(信息员 王籽 陈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