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陶行知小学于2018年10月10日和10月11日,举行了语文学科小班化教学竞赛校内初赛活动,6位老师同堂竞技,精彩纷呈,每位教师在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展示了他们风格迥异的个人魅力。
10月10日下午,潘蒙莹,郑健,朱姝三位老师分别为大家呈现了《拉萨的天空》、《嫦娥奔月》和《姥姥的剪纸》三节课。潘蒙莹老师的课堂氛围活泼生动,教学过程清晰,紧紧围绕课堂主问题,“作者如何展现天空的美”展开教学,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作为课堂的主人。郑健老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孩子们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交流“逢蒙和嫦娥是什么样的人”,并通过角色扮演,最大程度上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整堂课充斥着思维碰撞的火花;朱姝老师则由“神”字切入,通过对重点句的感悟让学生感受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引导学生从正面和侧面两个方面感受姥姥的“神”,并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对“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0月11日下午,刘小伟,赵杏杏,韩国权三位老师分别为大家呈现了《九色鹿》、《詹天佑》和《江雪》三节课。刘小伟老师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梳理文章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进行合作探究,分析九色鹿是一只怎样的鹿,充分体现出小班化合作学习的特点。赵杏杏老师以四人小组合作画图的方式,把抽象的文字形象化,通过让学生研究詹天佑“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更加清楚地理解开凿隧道和火车上坡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詹天佑身上的品质。韩国权老师从“雪”字入手,引入诗题,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读准诗句,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深层次走进古诗,让学生从关键词中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千万孤独”,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孤傲。
通过这样的活动,所有老师都感到受益匪浅。相信老师们对小班化教学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班化优势,让孩子在课堂上获得真正的提高。
(信息员 王籽 施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