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陶行知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以“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实施调研反馈”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整个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由毛雨辰老师分享《球的反弹高度》这节课的教学体会,第二部分是胡晓娟校长对校本课程听课的反馈。
首先是毛雨辰老师分享《球的反弹高度》这节数学游戏课,整节课主要分为三个环节,一是情境引入,提出问题;二是实验探究,分析论证;三是回顾反思,延伸拓展。实验探究是重点,设计两个研究活动,一个是研究同一种球的反弹高度,另一个是研究不同种球的反弹高度,在研究的过程中,包含这样的四个步骤:制定方案,合作研究,记录数据,分析结果。毛老师结合实际教学分析出现的几个问题:一是问题的引入不够细致,也就是这节数学游戏课蕴含的数学量化的思想没有被很好的体现,二是在策略方法上,虽然考虑到数形结合的方法,但是用的图表不贴切,选择散点图更能说明实验结论。
接着胡晓娟校长结合校本课程调研情况反馈做出具体学科指导。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一是学科素养的理解,二是课堂教学的定位,三是实际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四是可能的解决路径。对学科素养的理解,胡校分析到应包含:扎实的数学基本功;自觉的数学应用和分析能力;多维开放的问题思考路径;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将学科素养细化为年段目标在课程实施中贯彻并进落实,这就是对课堂教学的定位。胡校结合具体课例加以分析,如二年级的《重叠问题》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讲解更为有效,三年级的《周期问题》要关注学生的现有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和较高发展区,五年级的《抽屉原理》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建议解决路径就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内容简单的情况下,教学模式可以是助教的形式,让学生主讲,教师辅助;二是内容较难的情况下,教学形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讲授式,先进行思路点拨,再让学生去做,优先完成的学生角色转变为讲师,教别的同学,另一种是预习模式,在课前利用微课视频让学生先行学习,再进行教学。这些都是可能的解决路径,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将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更好地“知行合一”做教科研,这是陶小正在逐渐形成的研修文化。
(信息员 王籽 胡艺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