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南京市陶行知学校(小学部) 成功承办南京市统编版小语新教材文本精准解读系列活动

来源:陶行知小学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1-03-15

2021年3月11日上午,南京市“统编版小语新教材文本精准解读系列活动(一)”在陶行知学校东校区一楼报告厅拉开了帷幕。来自全市的各位同仁齐聚一堂,共同学习与研讨。南京市语文教研员倪鸣老师、各区多位教研员老师均莅临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市语文教研员倪鸣老师主持。

活动开始,三位优秀老师同台献课。

玄武区月苑一小的黄海娟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第7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在身边》。课堂上,黄老师紧扣这一单元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语文要素,从“什么是纳米”和“什么是纳米技术”入手,带领同学们运用查资料、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展开讨论,拉近了大家与纳米技术的距离,也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纳米技术就在身边。

建邺区中华中学附属小学的赵爱珍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第11课《军神》。赵老师将“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故事”设置为本节课的主线任务,引导同学们分别从术前、术中、术后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从中探寻沃克医生的内心世界。

陶行知学校(小学部)的李森老师执教六年级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李森老师抓住了文本中“我”的情感变化,引导同学们关注作者的表达方式。在课堂的交流中,同学们逐渐意识到,表情达意未必需要直抒胸臆,而是可以以事件、动作、景物、心理等多个要素作为载体,将情感真实、自然地流露出来。

三节课后,倪鸣老师组织授课的三位老师围绕展开互动研讨。倪鸣老师指出,多元视角的教材解读也应当有“界”,我们要揣摩编者意图,科学地拟定教学目标。黄海娟老师表示,在解读教材过程中,我们要理解教材要素的跨册编排,把握基础和进阶;我们也要关注单元内部的编排,明确各篇课文在单元中的定位。赵爱珍老师提出,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为遥远,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时,可以让学生尝试转换角色来讲述故事,加深体会。李森老师则指出,我们应依据精准定位、精准取舍和精准施教三个维度展开教学。对教学的精准解读是精准教学的重要前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文本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进行取舍。

活动最后,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张蓉老师带来专题讲座,《聚焦核心,分解活动,转化支架——浅议统编版课后习题》。张老师指出,尽管教材的更替让我们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仍然要坚定地走出“舒适区”。以各年段教材中语文要素的编排为例,以“聚焦”、“分解”、“转化”作为关键词,张老师指出了统编教材读写结合的理念,明确了课后习题的导学助学价值,带领大家梳理了单篇课文、单元内部以及学段之间的序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着眼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思辨性的阅读品质。

本次研讨活动,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是一次头脑的风暴。相信通过本次研讨,各位同仁对于统编版教材的教学一定有了新的思考和收获。我们全体教师都将在教材解读之路上不断探索、不懈努力,让自己的目光更长远,步伐更稳健。

(信息员   王籽   施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