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3日下午,南京市陶行知学校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齐聚三楼录播教室,以《如何在高年级数学思维课中渗透数学模型思想》为主题开展校本课程教学研讨活动。活动由卜俊老师主持,分为上课与研讨两部分。
第一节课由陈佳麒老师执教五年级《鸡兔同笼问题》。课始,首先针对课前自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通过全班交流反馈,呈现并深入探讨列表、假设、列方程等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利用自主画图交流来突破难点;接着通过精心设计练习,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最后通过“为什么学习鸡兔同笼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鸡兔同笼”类似题目的特点,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二节由黄佳鑫老师执教五年级《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整节课围绕“货币兑换”数学活动展开教学,以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贯穿始终,借助直观的学具操作,以感知、发现、归纳、应用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发现,理解问题中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
随后,全体数学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大家谈到:两位老师都关注到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化抽象为具体,为模型的构建做好铺垫;在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敏锐洞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策略、理解状况以及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合理性进行反思,采取各种增进理解和帮助思考的措施,调节自己的学习进程,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梅丽娟主任对高年级的小组合作和教师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指出:教师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应用,经历数学模型构建的整个过程,促进学生思考的深入、思维的发展以及素养的提升。
最后,卜俊老师对本次研讨的内容做总结,她指出: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数学建模”这一数学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思维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更应该充分地重视起来,尽量发掘数学模型和实际问题的内在联系。希望各位教师能通过教研活动收获思考和进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日常教学。
本次活动为全校数学教师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浓厚教学氛围,收到了预期效果。
(信息员 王籽 黄佳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