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陶行知学校小学部数学组开展低年段数学教研活动

来源:陶行知小学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05-23


5月9日下午,南京市陶行知学校小学部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以“利用图形教学,培养空间观念”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整个教研活动分为三个环节进行。

二年级组的乔非凡老师首先通过摸一摸三角尺导入课题,带领学生认识新朋友“角”,接着通过找角、认角、画角、做角4个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角各部分名称、体会角的特点及角的大小变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练习环节中,乔老师从数学回到了生活,通过引导学生找到角在扇子、滑梯、风筝、山坡等情境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感知角在生活中处处存在,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数学中。

三年级数学组的王敏慧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节精彩的研讨课《认识面积》。课的开始,王老师设计了非常有意思的情境,从学过的周长引出面积,帮助学生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在“面积”概念理解环节,王老师设计了四个活动,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说一说,感知面和面积的含义。在比较面积大小的环节中,王老师通过三组图形,揭示了比较面积的三种方法:观察法、重叠法、数方格,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这节课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教师关注学生的概念形成过程,为后续面积的计算及面积单位的认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韩翊老师结合这两节课以及自己的思考,开展以《利用图形教学,培养空间观念》为主题的讲座。韩老师首先谈到了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图形与几何的内容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教学的重点,由于此内容的特殊性,教师常常通过动手操作来帮助学生探究、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往往浮于表面,因为学生并未对动手操作本身进行深入的思考,导致动手操作后还是没有理解所学知识。空间观念的形成分为以下四个步骤:具体(实物直观)——半具体(模象直观)——半抽象(图形抽象)——抽象(概念抽象)。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典型性操作材料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引导学生经历思维化操作过程形成空间观念,开展多元化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在操作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最自己的操作活动进行深入思考,使学生经历思维化的动手操作活动,这样才能有效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

课后,两位老师结合上课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课。通过两位老师对这节课设计想法和教学过程的阐述,让听课的老师们对这节课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说课结束后,数学组的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胡艺怀老师代表高年段老师发言,认为两位老师有创意的设计让学生们学得扎实,学的有用!卜俊老师代表低年段老师发言,从“问题“和“语言”两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点评,表扬整节课教师做到了尊重学生、尊重教材,注重“教、学、评”的一致性,另外,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卜老师还提出了可以改进的建议,她提到:对于小学生而言,有效的操作活动是认识图形、建立空间表象的主要途径。图形的认识教学,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几何图形的实际安排操作内容,组织操作活动。这样,才能形成更强烈的感知、更深刻的表象,空间观念才会得到升华。

相信在此次的教研活动中,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收获与思考,同时也为数学组的教学工作积累经验。在今后的教研路上,陶行知学校数学组将继续发展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一起奋斗,携手前进!

(信息员  王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