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薪火相传。为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仪式于9月10日上午在陶行知学校隆重举行,由教科室王新芳主任主持。建邺区慈善总会会长汤志平,建邺区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吴坤明,建邺区政协委员、南京市中鸿服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启明,南京市陶行知学校彭小虎校长以及学校全体行政人员,参与青蓝工程的老师们参与了此次活动。
为学者莫过于重师,尊师重道乃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慈悲于心、良善于行,更能助力教师成长。活动伊始,彭小虎校长致辞:一所学校的进步,依赖社会各界的支持,更在于学校对老师的不懈培养。陶行知学校始终将教师培养放在第一位,本次“爱在阳光下”捐赠仪式暨学校青蓝工程结对仪式将助推学校教师力量的进一步发展。接着,建邺区慈善总会会长汤志平先生发言:“我希望‘爱在阳光下’捐赠能切实促进陶园发展,促进教师进步,并间接落到学生身上,落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上。”南京市中鸿服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启明先生阐释了企业参与了捐赠的初心,表达了对学校、对老师们的美好祝愿。
青蓝传承同奋进,砥砺前行共成长。为了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为“师德高尚、境界高远、能力高强、学识高深、言行高雅”的教师,学校每年都开展的青蓝工程拜师结对活动拉开了序幕。
师徒签订结对协议,一起铭记自己的职责。一纸一字,一笔一划,写下携手并进的承诺;一带一学,薪火相传,结下深厚的师徒情谊。纸薄责任重,师徒共成长。孙怡君老师作为师父代表发言,孙老师建议青年教师们将提升专业知识和教学素养作为根本任务,在职业的初始阶段树立学习意识。定期阅读文献,巩固更新专业知识,不断反思,不断成长。乔梁老师作为徒弟代表郑重承诺: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会虚心向师父学习,真诚接受师父的督促和指导,不断反思,及时总结,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做到真正的教学做合一。最后,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卜俊老师分享她的专业化成长之路。吴坤明局长对学校青年教师们提出了期许:师德修养不止步,专业发展不止步,提质增效不动摇。吴局长希望陶行知学校的青年教师们坚守育人初心,规划好职业生涯,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争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
南京市陶行知学校始终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打造三个教师发展共同体,即学习共同体、专业共同体和生活共同体。在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在共同体愿景建设、共同体内容和形式设立、共同体活动参与度与成效等方面呈现出很多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通过青年教师沙龙、项目团队、阅读联盟等形式构建教、学、做合一的新型教师专业生活方式,促进教师学习终身化,终身学习化,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在深度合作、交往与共享中超越自我,走出自我教学的困境,成为顺应教育新发展、新诉求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
(编辑:王籽 供稿:朱姝 审核:李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