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2日,在这个秋风怡人、丹桂飘香的日子里,教研员丁圆圆老师的组织了主题为“传承 创新——民间文化、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与课堂实践”的区美术教研,活动在美丽的南京外国语学校青奥村小学展开。来自不同学校的三位青年教师立足于基础课程,改变对艺术教育的观念,有效地将自己的专长与地方资源相结合,给大家带来新颖且教学形式丰富的三节艺术课堂。
第一节课由我校胡超群老师执教《锡纸绳小浮雕》,本课将青奥村的地源文化和基础课程相融合,把废旧材料麻绳、纸板和新材料锡纸有机结合,创造出青奥体育主题系列小浮雕。孩子们个个兴趣高涨、跃跃欲试,大胆动手、实践操作,并积极分享着自己的经验与收获。课堂中青奥元素的融入让青奥精神得以传承,让孩子们感受青奥村小学美术课堂的魅力。
第二节课是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徐扬老师带来的《禅绕变体画》,听着课题是不是就已经不明觉厉了呢!禅绕变体画取材新颖,课堂内容丰富,有繁有简,教师化难为易,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讲授禅绕画的知识,设置情境,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兴趣,给孩子们充分的创作提供机会。
第三节课是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戴月老师执教的《墨流石韵——水拓雨花石》。水拓雨花石在材料上尝试革新,利用墨吸附的原理制作出千变万化的雨花石纹样。这节课属于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整个教学设计独具匠心,通过水拓的创作形式将文化与审美相结合,让孩子们在了解地域文化的同时,理解了雨花石文化独特的美,最终将自己理解的美石制作出来。戴月老师的课堂诗情画意,水拓画材料偶然天成的特性也为孩子们的创作过程增添了意趣。
课后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的特级教师王倩老师给大家做了精彩的微讲座。王特说,三位老师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让简单的材料都变得不简单。教学行为的创新,最终的收益者是孩子们。期望老师们都能带着创新意识上路,让孩子和老师们遇见不一样的精彩。
最后,丁老师在总结中提出,三节课关于“传承与创新”的主题教研,其实分别代表了对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个人所学专业方面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对家乡地方美术资源的传承与创新,今后在专家们的引领下,还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活动,从教师的个人成长走向团队发展,从而带动区域发展。(信息员:章晗、胡超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