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南外青奥村小学成功承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集中开题论证会

来源:南京外国语学校青奥村小学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0-10-23

金桂飘香,秋风送爽。近日,建邺区第三批市“十三五”规划课题集中开题论证工作在南外青奥村小学顺利召开。南师大黄伟教授、吴晓玲副教授,省教研室教材与课程部孙向阳主任,省教科院基教所研究员王彦明、喻小琴博士,市教科所教师发展研究室李洵主任,市教科所教育资讯研究室李亚平主任等论证专家出席了会议,给予南外青奥村小学及其他四所学校的6个立项课题指导论证。

会议由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倪晓寅主任主持,与会专家们4人一组分别在三个功能教室对六个课题进行了论证。依据相关流程,各课题主持人先向专家组陈述开题报告,再由专家逐一论证点评,提出精准、专业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其间各校课题组成员与论证专家亲密互动,聚焦问题,共研对策。

会上,南外青奥村小学的两个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参与了开题论证,分别是蒋丽云校长和李慧主任主持的《成长每一个:“青奥”儿童课程的校本实践研究》和周培蓓、张文苑两位副校长主持的《基于深度学习的“I”课题实践研究》。

《成长每一个:“青奥”儿童课程的校本实践研究》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部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提出的,它将“融贯中西、文理并蓄”的南外母体文化与 “卓越、友谊、尊重、欢娱”的青奥地缘文化相结合,以“青奥”儿童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引领为未知而学,为未来而教。李慧主任以精练的语言、清晰的思路向专家组阐述了课题的提出背景、核心概念解读、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路径与方法等,汇报了南外青奥村小学“青奥”儿童课程体系及顶层构架与课程实践情况。专家组一致认为:“成长每一个”具有鲜明的儿童立场、“青奥”儿童课程以突出的特色彰显和开拓的研究视角体现了南外青奥村小学关注和支持“每一个”的全面发展的课程理念,充分肯定该课题组前期的实践,建议进一步聚焦研究内容的同时关注好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课程与课程三者之间的联系,让课程更适切。

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I”课题实践研究》突显了南外青奥村小学的教学主张,它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的教育变革。该课题从“个体”、“沉浸”、“联结”、“启迪”、“提升”五个以英语首字母为“I”的课堂要素出发,倡导运用丰富多元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引领学生深度地“学”。在开题报告的陈述过程中,周培蓓副校长向专家组详细阐述了“I”课堂的构建初衷:源于对教学现状的分析和对高品质课堂的价值追求,并以精练的表述分享了其建构的过程和当下所处的研究状态。专家们给予了该课程高度认可,一致认为:“I”课题聚焦当下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指向更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样态,开题报告行文清晰,观点独特,体现了教育3.0时代“以学为中心”、“师生共学”的先进教育思想。

最后,主持人倪晓寅主任的总结再次给予了两个课题研究殷切的希望。她指出:从课程的理想到理想的课程需要丰富的实践土壤,今天大家感受到了“成长每一个‘青奥’儿童课程”原创的、灵动的课程生长气息,希望老师们在之后的研究过程中能够让其内涵更加地丰富,不断提升研究的价值。而生长于“青奥”儿童课程下的“I”课堂应更好地与其相关联,两个课题间可以相互打通,实现彼此间更好地拓展和延伸。

校园、课堂不仅是所有课程的汇集地,也是所有课程的整合地,而且是课程的创生地:教学改革的深度推进不仅能有效地体现、落实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更重要的是能完善、提升课程改革。我们希望通过“青奥”儿童课程和深度学习“I”课堂这两个课题的校本实践研究带动全校师生的高品质发展,把想得到的教育变成看得见的风景。在我们欣赏到那些更美好的教育风景之前,我们将更加努力地将理论学习与行为研究密切联系,如吴晓玲教授所言:让我们更准确地认知它(Know it)、更大胆地实践它(Try it)、更自信地展现它(Show it)、更努力地珍视它(Cherish it)、更充分地信任它(Trust it)。

(信息员  章晗  魏同悦  周培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