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南外集团学校传统文化主题教研活动在南外青奥村小学举行

来源:南京外国语学校青奥村小学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10-18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10月17日下午,南外青奥村小学承办了主题为“聚焦艺术新课标,赋能美育新课堂”的区级美术教研活动,区教研员丁圆圆老师以及各校部分老师前来观摩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三大板块,第一个活动内容,是南外青奥村小学陈墨老师和南外河西小学部李婵老师的课堂展示。陈老师通过神秘的三星堆文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对《青铜艺术》这节课的探索,通过对青铜面具的深入学习,感受青铜面具的独特魅力。学生用双手感受陶泥特性,运用泥片成型法,拍、切、卷、贴、捏... ...一件件古朴夸张的立体面具诞生了!在愉快的动手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创作的快乐,更感受到青铜艺术远古魅力和古朴原始的美。

在李老师《感觉肌理》这节课中,将自然界的植物与传统文化陶泥相结合,引发学生通过视觉、触觉的双重感官游戏去感受植物的肌理,体验用淘泥、石膏制作植物肌理浮雕。植物叶片的细微叶脉、鲜花花瓣的精密纹路,都被陶泥细腻的捕捉。教师在教学上突破传统材料限制,让学生的创意思维打开,引领学生观察自然、动手创造美好生活。

第二个活动内容,是南外青奥村小学陈辰鑫老师和南外河西小学部王睿老师的课堂展示。陈老师用戏剧唱腔揭开了《皮影戏》千年的历史,它发源于陕西,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陈老师带领学生感受“现代电影始祖”的文化魅力,体验有趣、新颖的绘画方法,巧用玻璃纸、纽扣等新材料模拟了古今融合的“一出好戏”。孩子们沉浸于中国传统艺术魅力中,边玩边学,快乐成长。在王老师的课上,学生们变身为小小工匠,运用南京泥塑的独特风格,通过捏、塑、雕等手法塑造出生动有趣的动物明星形象。南京泥塑素来有着“小如豆,大盈寸 ”的独特风格,不追求形象酷似,却讲究传神写意,小巧精致,线条优美,装饰性较强。教师通过传统文化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造型能力,提高学生对南京泥塑非遗文化的兴趣。

接下来,是南外青奥村小学任经纬围绕“基于艺术新课标,美术传统文化教学新视野的探索”开设的一节讲座。她结合新课标与四节教研课,提出美术的跨学科教学,如皮影戏与戏剧之间的互融共通,信息技术与传统水墨的结合等。教师要利用传统文化与本土资源,引领学生感受传统工艺、树立文化意识、唤起文化自信。

最后,区教研员丁圆圆老师及莫愁湖小学赵灵芝老师、南外河西二附小董晨老师对几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丁老师表示,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深挖掘教学资源,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传递更有效的教学信息,用更具创造性的方式引领学生感受文化,在美术学习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们更应该在理论与实践不断前行,加强新课标的深度理解,可为后面课题的研究做铺垫,做到“双研合一”。

在新课标背景下,南外青奥村小学围绕传统文化展开多元的校本节日课程及精品社团课,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儿童。(撰稿:黎  敏  编辑:章晗  审核:周培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