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吗?我听我爸爸说,这个五一假期,南京共吸引了1082万游客,其中近七成均为外地游客。”
“难怪如此,五一期间我在南湖东路游玩时,时常被游客询问哪家店的鸭子最为美味。”
“老师,为何南京人对鸭子如此钟爱?”
为了探究这一问题,孩子们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了深入的搜寻。原来,自明朝以来,南京人便对鸭子青睐有加,且能将之烹饪成各种美味佳肴,难怪坊间流传着“没有一只鸭子能够游过长江”的戏言。
“要不我们共同编撰一本美食攻略吧,这样游客们便可自行寻找心仪的店铺了。”有了建议,大家就行动起来了。
杉娃共研鸭
谈及南京哪家鸭子店的鸭肉最为可口,众人皆认为自家门前的店铺最为美味。当提及我们所熟知的几家美味鸭子店时,孩子们纷纷踊跃发言,各抒己见。面对这种情况,大家决定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记录来确定周边哪家鸭肉店的人气最为旺盛。
经过充分的讨论与交流,孩子们选定了南湖附近最受欢迎的五家店铺作为研究对象。他们自由组队,学习撰写研究报告,明确了各自的研究方向,并踏上了探店之旅。
探店结束后,孩子们完成了各自小组的研究报告,并在班级中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孩子们不仅讲述了自己的探店经历,还分享了在探店过程中发生的有趣小故事:如何巧妙地进行自我介绍、如何提出有效的问题、如何礼貌地向他人请教等。显然,通过这次探店活动,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语文应用能力,还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听完各小组的分享,孩子们纷纷拿起笔,为自己研究的店铺提出了一些贴心的小建议。
杉娃共荐鸭
一份详尽的美食攻略,除了包含店铺的介绍,还需具备哪些关键要素呢?经过老师的细致讲解,孩子们得以观摩到一些优秀的美食攻略范例。从中不难发现,手绘的地图在标明方向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对于孩子们而言并非难事,因为在一年级美术课的学习中,他们已经掌握了手绘线路图的基本技巧。于是,孩子们纷纷动手,绘制属于自己的美食地图。经过认真筛选,大家最终选定了一张最为合适的线路图,将其作为美食攻略的精华之作。
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即一篇攻略篇幅有限,无法承载过多的文字信息,孩子们积极应对,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挑选核心内容撰写、使用额外纸张进行补充、缩小字体以节省空间等。随后,信息老师提供了更为专业且实用的建议,可以将文字转化为二维码形式,以便更详尽地进行介绍。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篇幅限制的问题,还提升了信息展示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经过一系列的探店、研究、绘图和编辑,孩子们终于完成了他们的《南湖美鸭攻略》。这本小小的攻略不仅汇聚了他们对家乡美食的热爱,也展示了他们跨学科学习的成果。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二学段的孩子要关注民俗风情,要选择自己发现和关心的问题今天调查研讨,尝试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与同学交流。通过这次跨学科学习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关于家乡美食的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家乡的文化传承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未来,孩子们还计划继续开展类似的跨学科学习活动,探索更多关于家乡文化和历史的秘密。他们相信,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他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也可以更加自信地向外界展示家乡的魅力。
(供稿:徐立群 编辑:周亚亭 审核:郭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