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4日下午,南京市南湖第二小学承办了以“低年段阅读教学与识字教学的融合”为主题的建邺区小学二年级语文教研活动。建邺区各个学校二年级语文老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季慧敏校长提出本次教研活动的研讨方向:随文识字是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她还提出寓言类故事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把握课文内容,抓环节、找线索。寓言类故事应该板块地教、趣味地读。
教研活动的第二环节,是由江东门小学的李倩颖老师、莫愁湖小学的花卉老师和南湖二小的刘春语老师分别执教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坐井观天》、《寒号鸟》和《我要的是葫芦》。李倩颖老师用亲切的语气和孩子们交流,一起探讨《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李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加强朗读和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成语的意思。她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并且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通过各种说话训练,不仅巩固了课文中的所学知识,而且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花卉老师教学《寒号鸟》这一课时,通过让孩子们猜的方式理解“哀号”的意思,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为感悟课文做好了铺垫。她抓住情感主线,教学层次分明。通过与文本的亲密接触,层层深入、步步递进,使孩子们在“读”中感悟,升华内涵,让学生在每一次读的时候都能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体验。刘春语老师采取了随文识字的方法,把识字教学放到了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降低了孩子们识字的难度,而且在识字的过程中,刘老师能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字。在整堂课中,刘老师始终把语言的学习、领会、感悟作为重点,抓住了课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指名读、齐读等方式的朗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领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文句。
三节课后,建邺实小分校的王珍珍老师开展了《低年段阅读情境中识字教学策略初探》的讲座,辨析了阅读与识字的关系,总结了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中的识字难点,提出了值得在场老师学习和思考的阅读课中提升识字效率的策略,她提出,识字是阅读的基础,阅读能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阅读与识字相辅相成。
最后,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季慧敏校长结合王老师的讲座内容对今天三位老师所执教的内容作了精彩到位的点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低年段阅读教学与识字教学融合的方式:利用情景教,要在随文识字结束之前教,更要对所教学的生字制定相关的复习机会。她希望低年段教师可以针对自身的教学情况,在阅读教学中能使孩子有情趣地读故事,板块化的教课文,落实语文要素,让学生在感受寓意的同时,提升识字效率。
(信息员 王玉慧 刘春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