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凤凰母语工作室在南京市莫愁湖小学组织开展高年级语文小说教学研讨活动,学校高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参与听课和研讨活动,凤凰母语工作室专家特级教师陈玲玲老师亲临活动现场指导。活动由我校教科室王强主任主持。
小说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五年级下学期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但对小说文体不曾关注。六年级上册为小说单元,小说从此真正走进学生的阅读视野,为什么要读小说,读小说读什么,怎样教学生读小说,无疑成为教与学的新话题。六上的小说单元第一篇是微型小说,怎样教学自然成为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
教研活动把课堂教学作为深入研讨的对象和起点,六上开篇《桥》的课堂教学展示、各年级教师代表评课、议课,凤凰母语工作室专家陈玲玲老师点评指导。
王德虎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桥》。王老师借助单元导读页,引导学生阅读,初步了解小说的特点,怎样阅读小说,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进入阅读教学。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交流主要人物的多重身份,整体感知小说文本,简单明了,但用意深远,探究人物身份,牵一发而动文本全身,触发了对小说内涵的初步理解,对人物形象的初步感悟。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老汉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想一想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在学生深度浸入文本之后,交流感悟,创设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品读语句,逐渐明晰老汉的人物形象。之后,用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体认什么是情节,再次阅读小说找出情节,比较情节,凸显冲突最强烈的情节,说说原因,实现联系情节感悟人物形象的目标。由此,进一步感受小说情节设计既在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让小说人物形象更富有张力,老汉山一般的形象在学生心田渐渐树立起来,在诵读诗歌一座山,学生若有所思、若有所悟。
课堂教学后,王德虎老师就自己的教学,向大家展示备课的思考和设想,以及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各年级备课组就这节课进行了深入的评课、议课。最后,凤凰母语名师工作室特级教师陈玲玲做点评指导。陈特认为王德虎老师组织课堂自然有序,收放自如,教学语言富有激励、指导作用,课堂设计精巧独到,紧扣教学目标,搭建教学支架,学习活动扎实有效。整节课,由小说的要素切入,围绕人物要素展开,抓住动作、语言、身体等句子,引导学生了解情节,梳理情节,感受情节设计之妙,在具体情节、情境中感悟人物形象,心灵得到浸润和洗礼。体现课文是学习的例子,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说,为什么读小说,怎样读小说。板书值得一提,黑板上呈现了一个大大的、结实的“山”,凝结成学生对人物形象理解的意想性表达,体现了小说教学的境界。
本次教研活动如同一颗种子,特别是对小说教学的研究,已悄然播种在参与活动的每一位老师心中。王强主任向大家推荐了王荣生教授主编的专著《小说教学教什么》,更是为这颗种子发芽、破土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期待小说教学研究开花、结果。
(撰稿 王德虎 编辑 高沈 审核 徐子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