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承办建邺区小学信息科技教研活动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5-03-31

为探索新课标背景下信息科技与多学科融合的创新路径,推进数字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25年3月21日,建邺区小学信息科技“基于小学信息科技的跨学科学习与数字化评价”主题教研活动在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成功举办,本次教研活动由金陵中学实验小学茅心溯老师主持,建邺区信息科技教研员汪俊老师以及全区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共同参与。

第一节是由莲花小学部的康佳老师带来的四年级第六单元第一课《数据表达的多样化》。康老师以“春游规划”为情境,带领学生探索了数据表达的多样化形式。从介绍春游地点银杏湖乐园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同一数据,有不同的表达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春游规划中的天气状况、物品准备、路线引导三个主要因素的数据呈现方式,进一步体验了数据表达形式的多样化。再通过排队人数,引出景区可视化大屏,通过春游安全,引出智能手环数据,通过列举生活中可视化大屏的例子,学生直观感受到了数据可视化的魅力。最后,通过展示数据可视化陷阱,提醒学生增强数据安全意识。

第二节课是由莲花小学部施安琪老师执教的第六单元第二课《数据的图表呈现》,以“春游规划”为情境,聚焦数据可视化工具的实际应用。课程从小智出游规划数据分析切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图表清晰呈现复杂数据。施老师通过三大核心任务——“游玩项目排队时长”“携带食物分配”“南京3-4月降水量预测”,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分别选用条形图、饼图、折线图完成数据表达,在实践中掌握不同图表的特征与适用场景。

第三节课是由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的陈丽老师带来的第六单元第三课《可视化方式助表达》。陈老师以制作“春游规划书”为逻辑主线,贯穿整个课堂。首先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前两节课《数据表达的多样化》和《数据的图表呈现》中的多种数据表达方法,为制作规划书做铺垫。其次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模式,针对天气状况、物品准备、路线引导的实际需求,灵活选用可视化方式来呈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完成春游规划书,并且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体验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对学习带来的帮助与便利,感受信息科技表达观点、创作作品、合作创新、分享传播的优势。

精彩的课堂展示后,三位执教老师将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课后感受与大家分享。接着,来自新城小学黄山路分校的王芳老师、新城小学南校区的简靖轩老师、晓庄第一实验小学的滕倩老师对三节课进行了点评。王芳老师认为第一节课以旅游规划为情境,借助智能手表数据、马拉松记录等生活案例,培养学生数据意识与安全意识,创新采用实时生成条形统计图进行课堂评价,实现知识应用与素养培育的双重目标,为跨学科情境化教学提供了优质范例。简靖轩老师对第二节课进行点评,他认为本节课围绕春游规划展开,通过对比柱状图、折线图特性奠定认知基础,引导学生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图表类型并参与微视频制作,强化实践能力。创新融入AI动态解析课本插图、热力图拓展及词云图评价,生动呈现数据可视化价值,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实现理论迁移与跨学科融合,彰显“做中学”的教学智慧。滕倩老师认为第三节课逻辑清晰,先分析规划让学生多角度选择,在制作环节帮助学生理清要点,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新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随后,河西外国语小学陈珍老师做总结性点评。她指出本次三节“春游规划”主题课程构建了梯度化项目式学习框架,通过数据表达、图表呈现、可视化设计的递进教学,实现真实情境下的数据素养培养。亮点在于连贯的任务驱动、AI视频、词云图等创新工具应用及多元评价体系探索。还需要注意学生信息技能分层训练,平衡科学思维与技术实践,使知识迁移更贴合四年级学生认知规律,全面提升新课标落地实效。

活动的最后,建邺区信息科技学科教研员汪俊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汪老师高度评价了三位老师对新教材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并对全区信息科技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他指出,信息科技教育作为新时代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重任。希望广大教师能够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提升信息科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撰稿:施安琪 编辑:夏宝旺 审核:汪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