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中实小三年级备课组成功举办了一场以“我和清明有个约”为主题的语文跨学科学习活动。活动将金陵好课堂的理念与新小先生制紧密结合,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们深入探索清明节的传统文化内涵,同时展现了新小先生制的独特魅力。
活动一开始,新小先生们就活跃在了课堂上。在杨悦悦老师执教的《我是清明收集家》一课中,提问小先生们首先登场,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清明节的疑问,如清明节的起源、习俗的变迁、不同地区的扫墓方式等。这些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课堂氛围异常活跃。
接着,杨老师巧妙地出示了课前统计结果,引导学生们发现自己对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的了解并不充分。于是,她鼓励学生们分享自己已经知道的清明小知识,学生们积极响应。随后,杨老师从学生提出的清明疑问中归纳出清明可以从文化、美食、活动、节气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并组织学生围绕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探索清明资料收集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小先生们协同学习,展示了他们如何分工合作,利用网络、书籍、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收集资料。课后,学生们将按照四个方面认领小组任务,自主选择方法收集资料,开启探究清明节的实践之旅。
在周舟老师执教的《我是清明档案员》一课中,新小先生们的角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周老师先简单展示了学生们收集的清明节材料,并结合“档案馆”的概念,带领学生解锁新身份——“清明档案员”。接着,学生们在对比材料中,自主发现“有效材料”的标准,并学习了筛选、组合的方法。在小组协同活动中,学生们自主分工,有的负责筛选材料,有的负责裁剪粘贴,还有的负责整理归档。最后,小组代表展示了小组档案,学生们依据多个维度进行了互评,整个课堂充满了合作与探究的氛围。
除了两节展示课,张雯老师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我和清明有个约——基于“中华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的语文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在讲座中,张老师详细介绍了整个清明跨学科学习活动的框架以及两节展示课的教学思路。她强调,这次学习活动是基于三年级学生的学情,顺应学生学习发展的逻辑而开展的。同时,她也分享了本次跨学科学习活动中收获的经验启示,为后续探索跨学科教学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新小先生制在本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提问小先生们勇于提出疑问,讲解小先生们乐于分享知识,演示小先生们善于展示技能,答疑小先生们则耐心解答问题。这种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此外,活动结束后,金中实小教导处王主任还为大家介绍了智能研修平台。这一平台能够反馈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曲线图,帮助老师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上课类型,并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同时,它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线上学习的可能性和支持。
这次活动让我们既感受到了清明节的传统文化魅力,又体会到了新小先生制的独特之处,小先生们互助合作促进学习。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跨学科、线上协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小先生们提供更加多元、丰富的学习体验。(撰稿:周舟 编辑:李璐 审核:窦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