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融融处,教研思维火花迸发满堂。三月初,江苏省重点课题《依托教材资源的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实践研究》阶段研讨活动在金中实小录播教室顺利开展。课题组核心成员窦丽副校长、李璐老师、尤滢老师、戴蔚老师、刘书含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老师们展开了深入讨论,分别汇报了各自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并就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规划。
会议伊始,尤滢老师进行了上学期的工作回顾,包括主题学习活动设计、跨学科课例更新、案例撰写和实证研究推进。在实证研究部分,尤老师展示了整本书阅读现状问卷调查的结果,比如学生的阅读兴趣随年级下降,教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及遇到的困难。针对课题研究新思考部分,尤老师提出了以下几点:潜心研究教材资源;科学设计学科融合点;动态优化评价机制以及加强技术融合。尤老师还提到了DeepSeek平台的六个支持方向,如情境化知识整合、智能创作辅助、多模态实践平台等。这些技术应用旨在解决传统跨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接着,李璐老师展示了上学期的优质案例设计并分享了她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的最新进展。她提出了本学期“家乡的风俗”纪录片制作计划,旨在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将语文学习与地方文化相结合。李老师强调,跨学科学习的评价体系需要建构一个衔接性强的目标体系,并开发兼顾学科属性与综合素养的“双维度评价工具”。她指出,评价工具应关注学生的底层逻辑,确保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既能掌握学科知识,又能提升综合素养。
刘书含老师在会上汇报了2024年10月-2025年1月语文跨学科学习相关文献的梳理情况。她指出,当前跨学科学习的研究视角越来越多元,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技术学和文化学等多个领域。高频出现的研究主题包括教学策略与模式创新、课程设计与资源整合、评价体系构建、技术支持与资源开发等。刘老师还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理论层面以及实践层面的典型案例、特色活动。她同时指出了现存的问题与挑战,如教师能力不足、学科本位与融合的平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优化、课程资源开发等。
戴蔚老师则从实施路径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具体操作步骤。她提出,跨学科学习应依托教材,甄选合适的学习载体,并通过驱动任务引导学生完成跨学科实践探究。戴老师强调,多样化的评价机制是推动跨学科知识融通的关键,评价应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确保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能力。
最后窦丽副校长从“是什么”“有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她指出,课题研究基于教材资源积极进行校本实践:教材立场,梳理素养导向的学习主题;锚定素养,制定科学准确的主题目标;联结统整,设计问题解决的学习任务。窦丽副校长特别强调了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内涵,提出语文跨学科学习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发展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上。她还分享了六年级上册全学科单元主题的设计思路,强调了真实问题在学习任务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对全学科全单元教材进行表格式梳理。
会议最后,课题组核心成员达成共识:继续深化理论研究;全面梳理学科教材开发更多优质的课程资源;优化评价体系;推动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积极撰写优质案例以丰富课题的实践成果。
在课题研究的引领下,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将持续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探索,在“实践-反思-优化”的螺旋式上升中不断深化研究,以创新实践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撰稿:刘书含,编辑:徐雯,审核:窦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