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践新课标、新理念,推动学校省“十四五”规划课题“新小先生制”引领课堂教学变革,落实“金陵好课堂”实验项目,全面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教研水平。9月30日,金中实小六年级语文备课组选取了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呈现了三节展示课和一场专题讲座。五、六年级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第一节课是马毓老师执教的精读课《桥》。马老师设计了两个进阶性的学习活动,紧扣小说三要素间的紧密关系展开教学。在教学时,马老师抓住环境描写的句子,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运用语速的缓急变化让学生体会当时的危机情况,感受人们当时的恐惧之感,并顺势品悟环境描写对推动情节、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第二节课是吕胜男老师执教的精读课《穷人》。吕老师首先借助人物关系图,带学生梳理了小说的主要内容。之后聚焦环境描写,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从屋内屋外环境的对比中,感受到桑娜对生活、对亲人的爱;从桑娜和西蒙家的对比中,感受到西蒙生活的艰难和她对孩子的爱。
第三节课由陆梦婕老师执教《从童年看“成长”——< 童年>阅读分享课》。陆老师鼓励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丰富学生对笑与泪的“成长”的理解。在组织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时,陆老师充分利用整本书阅读提供的广阔学习场域,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对接其他学习任务群,体现学习任务群之间的交叉延伸和相互渗透。
展示课结束后,刘书含老师进行了题为《小说类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的讲座。刘老师倡导教师要解读好小说文本,与文本、作者、教材编者展开对话,然后将文本解读的内容转化为教学实践,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与小说展开对话,双方交错勾连、互推互进,文本的深层剖析与教学设计的深入浅出,真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本次活动何校长全程参与,对六年级组老师们的展示课和讲座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老师们的三节课均彰显了金中实小“新小先生制”的教学理念,教人教己、学为中心、以教促学、互教互学。课后研讨时何校长以作家刷刷创作小说的经历为例,结合六上第四单元单元要素,指导老师们在教学小说单元时要注重“以读促写”,“读”“写”要协同发力,抵达目标。创作小说时要先确定人物,再结合情节、环境去创作,强调情节、环境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何校长的指导帮助老师们打开了教学思路,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加深。
每一次学习,都是为凝聚更好的教学能量。未来之路我们将继续攒足精神,聚力生长。
(撰稿:陆梦婕 编辑:李璐 审核:窦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