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建邺区教学研讨活动圆满举行——聚焦核心素养,深耕思维课堂

来源:

浏览量:19

发布时间:2025-05-07

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知识真正“活”起来,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的课题。2025429日,金陵河西学校小学部数学组围绕“聚焦核心素养,深耕思维课堂”主题开展的教学区级教研活动,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为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吴婕老师执教的《乘法分配律》和安雅君老师执教的《扇形的认识》成为此次教学改革实践的生动范例。在《乘法分配律》课堂上,吴老师巧妙创设学校为各班级购买篮球的生活情境,“四年级有6个班,五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买5个篮球,四、五年级一共要买多少个?”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瞬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积极思考,用不同方法列出综合算式并展开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吴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说方法”,有学生指出“等式左边是6545,右边是105,所以两道算式相等”,紧扣乘法意义深入理解定律。同时,吴老师鼓励学生通过画图来解释等式,从实物篮球图到方格图,再到抽象的面积图,逐步实现从直观到半抽象再到抽象的跨越,帮助学生清晰地构建起乘法分配律的模型。在“做思维”环节,学生通过大量举例、计算和观察,在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最后的练习中,将加法符号改为减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安雅君老师的《扇形的认识》同样别出心裁。课堂以趣味游戏开场,老师让学生在圆里任意画两条半径并给较小部分打上阴影,从而引出扇形概念。在认识扇形的过程中,安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自主观察、讨论扇形的共同特点,用“特征描述法”逐步厘清扇形的概念要素。从用原有经验描述扇形,到归纳特征,学生的思维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画扇形”环节不仅是对知识的巩固,更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比扇形”时,学生亲手制作扇形模型,通过折叠、拼接等操作,直观地感受到扇形大小与半径、圆心角的紧密联系,真正做到了在做中学、在学中思。

王蓉老师关于“说画做用”四维体系的讲座,为这两堂课以及整个数学组的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说画做用”四维体系是学校数学组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说”即语言描述,鼓励学生“自己说”“跟同伴说”“跟老师说”,将思维过程外显;“画”是通过图形描绘,直观表征思维路径;“做”强调操作实践,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暴露思维轨迹;“用”则注重应用迁移,实现思维创新。这四个维度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形成了思维训练的完整闭环。

最后,陈馨特级教师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两节课注重整体设计、儿童视角、联结创造,思维进阶,上课的老师给人感觉舒服、温和、自然,课上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路径、思维轨迹、思维创新,学生的学习也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尽管这两节课很难上,但是两位老师上得都非常出彩。这些与学部平时课堂教学扎扎实实落实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是分不开的。通过王蓉老师的讲座,数学学科特色可以概括为“三立”,即儿童立场、结构立序、素养立意。

此次“聚焦核心素养,深耕思维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有效提升了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也为教师们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未来,金陵河西学校小学部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思维可视化教学的新路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绽放思维的光芒,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撰稿:钟雨晨     编辑:周亮      审核:邱明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