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在这草黄未凋的深秋时节,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的学子迎来了“学农”主题课外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贴近土地,更接近生活的本身,去感受生活的气息,从而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做到自己该做到的,摘掉00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标签。
明澈的阳光普照校园之时,同学们整理行囊,带着对前方的期待出发了,他们的目的地是南京市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他们将在那“碧云天,黄叶地”之处,度过美好而充实的一天。
大巴车停在山水秀美的城郊,这里“十里西畴熟稻香”;这里“槿花篱落竹丝长”;这里“垂垂山果挂青黄”,青春的眼睛撞上这满目秋色,心也开始共振。首先,同学们听讲解老师介绍了盆栽的水土要求及种植方法,以种植绿萝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效果。接着同学们听教官讲解了水车的相关知识,并亲自实践了水车的操作方法,在与同伴的合作中体会劳动的快乐,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
中午,同学们亲自包饺子,一番劳作后终于吃上自己的劳动成果,想必这必是一顿味道独特且印象深刻的午餐,这其中有自给自足的快乐,也有团结协作的愉悦。下午,新的劳作开始了,同学们被要求将生长密集的小青菜于过于密集处拔出一些,而后移植到另外一块空地上,目的是让它们拥有更加充裕的生长空间。通过教官讲解,大家意识到这不是繁复的无用之功,而是一种生活必行之礼,惟其如此,生命才能更加从容地成长,一如他们这蓬勃的青春,必要的扶植是在为未来助力。
将近一天的动手实践,同学们的手指沾染了泥土的颜色,但心灵也浸润了泥土的芬芳,在欢声笑语中当了一回农人,体会到劳作的艰辛与快乐,感悟到自然的智慧和广博。古语有云“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希望此时的少年不做“时人”做“今人”,四体渐勤,五谷趋分,在属于他们的蓝天下带着对生活更好的体悟,展翅翱翔!
(通讯员 单诗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