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本学期第二期“致远·圆桌暨读书分享活动”在五楼会议室如期进行,丛一冰校长以及致远全体教师参与分享活动。
柳衍主任担任本次圆桌活动主持人,柳老师首先从自身的寒假读书感悟谈开来,对于《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一书初读之深感豁然开朗,“学历案”中强调学习目标的确定与正确表达,更强调目标、评价和学习过程的统一,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重要指向,并且“学历案”突出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习过程,能够更好地实现“说中学、做中学、教中学”的完美结合。这无疑会成为自己今后教学中的另一个好抓手。与此同时,柳老师也谈到了深度阅读之后的一些困惑:第一,对于“学历案”中提出的给学生提供认知地图的方式,是否显得过于理性,如果完全这样去学习和认知,那么学生学习的乐趣在何处?第二,对“学历案”的实验研究样本较小,且以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实验结果是否急了一些?而对于这些困惑,丛校长的一句话点开了迷雾:学而思之,我们可以大胆尝试,进行本土化改良,不戴帽子、不落形式,结合实际,做好教学实践的一点尝试。
随后,杨菁、李想和余凤荣老师分别作为代表给老师们分享读书感受。杨菁老师以“浅谈语文学科中教与学的‘链接’”为话题,用“四个一”细述了自己的读书感悟。最后,杨老师也同所有老师共享了她的一点心得: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
李想老师例谈学生“学习力”的重要性,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对提高学习效率的益处,并指出自己一直以来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深感困惑。李老师指出,“学历案”对自己最大的启发就在于立场的转换,教师的作用在于引起学习、维持学习与促进学习,增加学习任务的选择性,而不是知识的简单传授者。
余凤荣老师表示阅读《教案的革命》,受到“学历案”的启发,数学组在今后的备课活动中,将更加注重研究教材的内容,积极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不断细化活动的过程,完善追问的问题设置。最后余老师以叶澜教授的一句话作结:表示无论如何实施教学活动,一节好课的标准就体现在“四个实”:扎实、充实、平实、真实。
最后,丛校长和全体教师做了一个有趣的折纸游戏,由于指令的不具体化,每个老师的最终折纸结果都不一样。由此,丛校长表示:无论何种教学形式,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学习目标转述的准确性和问题指令发出的明确性。最后,丛校长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希望我们的教学方式能够不断有新的尝试,但更希望我们的教师勿要苛求自己,严格而自由的在致远初中校园里愉快的工作。(信息员 王亚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