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4日上午,建邺区第五盟区致远初中,中华上新河初中,江心洲中学,金中实小,致远外小,致远分校,致远乐山路分校,中华附小,陶行知小学以及生态岛科技小学的英语老师们齐聚致远初中,开展了一场关于中小衔接的深度教研探讨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英语课堂中文化意识的培养”。致远初中的丛一冰校长,江心洲中学校长周志健,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学英语研训员汪四楼老师也亲临课堂观摩指导。
首先上课的是致远初中的曹丽莉老师和来自致远分校的童慧老师,她们就小学六年级绘本教材“Roy’s Maple Syrup Festival”分别在七(1)班和七(3)班开课。曹丽莉老师嗓音甜美,语音纯正,教态优雅自然,通过思维导图带领学生了解加拿大的特别节日:枫糖节。课堂中曹老师带领学生积极思考,有自主思考,也有小组活动让学生们真正参与。童慧老师活泼,富有感染力,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学生们对于这个新节日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举手发言。
第二节课是来自江心洲中学的李新老师和致远外小的蔡轩老师给我们带来的“Four great inventions changing in China”,分别在七(2)班和七(4)举行。李新老师课堂生动活泼,带领学生深入思考,课堂环节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学生融入其中。蔡轩老师则通过古代四大发明和现代四大发明的对比,让学生们深入讨论现代四大发明的优点,课堂到处闪烁着思维的火花。
公开课结束之后,张丽宁老师针对两位中学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点评:曹老师和李老师让我们看到了中学教学与小学教学的不同之处。第一,中学的课堂教学有多种形式,比如分组活动,思维导图,角色扮演等等。第二,中学老师的课堂很注重细节,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之后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学英语研训员汪四楼对两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进行点评,汪老师也指出:第一,中小衔接最关键的标志是音标,在课堂中,不管是小学老师还是中学老师都应该渗透音标的教学。第二:课堂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是否有思维输出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接下来,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的特级教师李俊给大家带来了一场“试探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的讲座,让在场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这一次的中小衔接教研活动,通过中学老师听小学老师的课,小学老师听中学老师的课,让每一个中学老师和小学老师都体会到了在中小衔接方面我们需要做出的努力。(信息员 王亚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