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伊始,第一盟区九年级中考一轮复习研讨在新城怡康街分校举行,盟区内九年级所有数学老师以及部分年轻数学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第一节课是王萍老师的微专题复习《尺规作图》,首先巩固解题步骤:理解题意,分析问题,画出草图——假设存在,实现从无到有,利用草图,联想思考与求作图形相关联的基本模型,有哪些明确建构模型的关键点,并思考该关键点应具备哪些性质,再依据条件分析模型中确定的点、线、角、形有哪些,将两者进行关联。在经过一系列的思维碰撞。我们得到:如果确定关键点的性质存在困难,则需要三化: 量化、强化、弱化,本节课主要是对问题进行弱化,即先满足部分条件作图,再利用手拉手全等实现作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再次将作图这部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第二节是施凌燕老师的微专题复习《折叠》,这是一个矩形折叠问题的不断变式,四个活动由折痕一个点动到两个点动,由一次折叠到二次折叠,再到折痕和对称点三者联动,在画图的过程中领悟折叠的本质和性质,通过寻找或构造基本图形,在综合运用三角形、四边形、圆、全等、相似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思维得到发展,同时提高解题能力。本节课通过一个问题背景展开更深入、更透彻的研究,复习更加全面、具体。
紧接着,九年级备课组长陈苏琴老师的微型讲座从出卷选题的三角函数这个题目引入,一轮复习教师的备课需要研究考点,考什么,如何拿分,学生为什么丢分,错题的资源如何再次有效利用都非常重要。复习过程中,需要夯实基础,关注学生的习惯的养成,强化解题的策略,几何基本图形的识别都需要在备课中研讨,通过检测诊断和调整巩固学生的掌握,帮助学生备战中考。。
最后,郭馨老师就学校的研究课题,并结合两节课的内容做了关于《协同式教学课堂模式初探》的微讲座,阐明了“引”“思”“合”的三个教学模块的目标、内容以及解决策略。还与在座听课教师交流了后期课题研究的方向——跨学科主题的协同式教学和利用智能研修平台开展研究。
初三是初中阶段的关键一年,一轮复习对于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备战中考至关重要。我们的一轮复习教学需要老师精心备课、不断的调整和改进中开展的,任何一点进步都是集体的智慧。(供稿:郭馨 校对:封海波 审核:黄文广)

王萍老师上课

施凌燕老师上课

陈苏琴老师讲座

郭馨老师讲座

老师们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