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恰逢“池莲青翠柳含烟”的小满节气,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中心主办,南师附中承办的2017年度《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育改革》高端论坛在附中艺术中心如期举行,新城黄山路分校部分教师有幸参与此次盛会,聆听了教育部、北师大、哈佛大学等国内外专家的高质量报告,近距离学习了最前沿的教育改革动态。
一、“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改变命运,就算改变了,也会改回来,正如《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
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绪培先生首先做了主题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报告。张先生从教育本质、教育的选择性两大方面,阐述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堪称字字讲究,句句经典,如:
1.教育是为了启蒙,育人是首位的,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擅长之处,“考短处”变为“考长处”迫在眉睫;
2.教育不只是为了改变命运,改变了也还会变回来。正如之前大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通过努力当上高官,可是所作所为却严重伤害了人民的利益。可怕的是,很多人在他伏法的时候还伤心流泪;
3.教育有两个目的,一是实现人的自由、充分、全面的发展,习大大阐述中国梦时就提出,让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有出彩的机会,而不是一小撮人、一部分人;二是完成人的社会化。对一个人最大的惩罚,就是把他关禁闭,让他与同类隔绝;
4.创新与责任,这是书本上没有的,是教不出来的,必须要让孩子通过选择学会选择,给他们试错的机会,变成真正独立的个体走向社会;
5.“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害了多少孩子和家长!基础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读懂自己,接纳自己,拥抱世界,真正的起跑线,应该在大学。可是,我们的孩子“动力机制”出了问题,通过炒冷饭、游题海,进入大学的时候,以为自己走向了终点,对他们的一辈子没有丁点好处。
张先生的报告振聋发聩,我们的教育哪怕螺旋上升也是好的,可是多年摇摆,理论与实践相割裂,深入改革势在必行。
二、“十二年的寒窗苦读,两天的时间就决定了终生。”
随后,来自北师大心理学院的乔志宏教授做了《新高考下的中小学生涯教育课程建设》主题报告,剖析了高考志愿填报心理,强调了选择专业优于选择学校的观点,用真实案例说明了生涯教育的重要性。
三、“Intelligent failure vs. Bad mistakes.”
最后,来自哈佛大学的Houman Harouni教授做了主题为《美国基础教育生涯发展体系建设实践》的报告。Houman教授介绍,哈佛投入了超过7500万美元,建立大学教授、高校学生、高中生的完整系统,研究学生发展的心理影响因素,如良好社交情绪、从错误中学习、学校心理环境建设、不要割裂智商与情商等,给出了提倡团队协作、建立反馈机制、接受聪明的失败、从经验中学习、重视沟通技巧、提升工作激情等建议,强调了新经济形势下,为应对更多的不确定性,强大的心理调适能力将极大影响学生生涯发展轨迹。
除此之外,北京国信信息技术研究院的左阳博士介绍了先进的学生发展体系建设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如输入特朗普的演讲视频,能立刻分析出演讲者的性格特征),附中的陈尚军书记展示了近年来附中对学生生涯教育的努力与尝试,翔实的事例和图片,丰硕的教育成果,引得听众啧啧称赞。
学生的生涯教育在初中阶段的启蒙也非常重要,相信黄山路分校的与会教师会将今天的所学所思落实到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信息员 陈泰龙)
张绪培先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水平选择:专业与领域>垂直选择:不同等级的学校
9门高中科目,对应469个本科专业
两天的志愿填报(屏幕右边一小块黑色),掩盖十二年的埋头苦读(屏幕左边一整块黑色)
社会认知生涯理论SCCT
哈佛大学Houman教授:心理适应能力对生涯发展至关重要
陈尚军书记介绍附中生涯教育:我的梦想 我的路
附中生涯教育体系
丰富的会议材料
我校教师代表有幸参会
(本文由陈泰龙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黄山路分校网站同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