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南外河西初级中学举办科普进校园活动

来源: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0-11-18

2020年11月17日,南外河西初级中学邀请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研究员郭向可教授,针对当前全球化的疫情,郭教授给学校学生进行了一次主题为《小口罩、大学问》的讲座。

授以李兰娟院士和钟南山院士的事迹开启了讲座。他鼓励大家,未来的希望在年轻人手中,希望孩子们以两位院士为榜样。

郭教授的科普讲座分为三个部分:口罩是什么、为什么戴口罩、口罩里面有什么。

郭教授先为孩子们科普了口罩历史的变迁。形形色色的口罩,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郭教授带来了现在市面上能够购买的几种类型的口罩,给孩子们科普了不同的口罩的过滤效果,以及生产的标准。2019年,我国的口罩产量为世界的一半——27亿,数字一抛出,引发了学生们的感叹。春节疫情期间,中国一天可以生产3亿口罩,9天可以生产一年的产量,这种中国速度令人叹服。
   由于观念和文化的差异,东西方对于戴口罩的想法完全不同,郭教授幽默的用东方的忍者、侠客和西方的超人、闪电侠形象的对比,让孩子们了解文化差异。对于疫情而言,口罩构筑了防护的界限。生动的呼吸道示意图,还有翔实的数据,让同学们认识到呼吸道对人类的重要。打喷嚏的飞沫传播图,喷嚏、咳嗽、说话飞沫传播的详细数据,都让孩子们认识到,佩戴口罩,可以有效的进行呼吸道的防护。
    那么口罩里到底有什么呢?一则视频让孩子们了解了口罩的构造和制作的过程。原来日常天天用到的口罩里面有着这么复杂的组成,耳绳、金属条、无纺布、喷融滤纸沟通构成了这道防护的底线。
     讲座的最后,郭教授抛给了孩子们一个有趣的话题,怎样在家中利用手边的设备无纺布,玻璃板,电熨斗自制一个口罩呢?科学来自于不断的实践,讲座后的南外河西学子们一定也会动手实践,亲手感受科学的力量。

 (信息员 贾舒琦 袁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