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九月,秋高气爽。2023年9月14日下午,建邺区第四盟区全体数学教师齐聚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参与建邺区叶旭山,黄玉华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活动暨第四盟区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建邺区初中数学第四盟区盟主戴建勇老师主持,区教师发展中心黄玉华校长做点评。
活动第一环节由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的吴文涛老师和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的肖慧老师共同执教概念课《有理数的乘方》。
吴老师以折纸引入课题,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纸层数与对折次数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乘数的特征,让学生模仿运算特征写几个具有相同特征的式子,通过这些具有相同特征的式子完成教学的三次生成。吴老师的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导,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尝试并表达观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肖老师则以“扣拉面”的生活实例引入课题。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与思考,感受乘方运算的特征与本质,接着她通过借由两组阶梯性的例题让学生巩固了乘方的定义,并指引学生推导出有理数幂的符号规律。在练习环节,肖老师用抢答的方式设计问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加深学生对有理数乘方概念的理解。最后肖老师请学生总结生活中乘方的应用,带领学生再次感悟了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活动第二环节,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的陈力老师带来讲座《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转变——谈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方法》。
陈老师首先介绍了课标中对于数学教师要做好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工作的要求,并从三个方便阐述了“算数思维”与“代数思维”的差异。陈力老师借由中小学衔接教学中从“算术思维”过渡到“代数思维”的几处难点,提出了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几点实施策略。
活动最后,区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黄玉华老师做出了评价与总结。他指出“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非常接地气,让大家感受到没有最好的课,只有最适合学生的课。吴老师的课开放自然,给学生许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设计精巧,给人以美的体验;肖老师的课堂严谨活泼并存,形式上以学定教,很好的攻克了本课的重难点,活动设计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发展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接着黄老师强调概念课也需关注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可以尝试以“大单元”的视角设计这样的课,关注知识的由来与发展,在明确学生起点的基础上,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注重情境创建和融通统合,通过知识运用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最后,主持人戴健勇老师表示,本次数学教研活动,加强了第四盟区教师之间的交流,老师们在思维的碰撞中擦出了智慧的火花。金秋九月,校园里的石榴已趋成熟,愿教研亦结出硕果。(供稿:陈力 审核:周洋、袁晶、任飞、朱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