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5日,在南师附中新城初中开展了“聚焦大概念,突破主问题——课堂教学标准(试行)案例教学展示”的主题研训活动,建邺区历史研训员吴敏老师、新城初中副校长朱晓敏老师、第一盟区全体历史教师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在课例展示环节,我校历史组青年教师石雪瑶就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在八年级(13)班进行了课例展示,该课例同时也是学校青蓝工程优秀师徒结对的展示课。石老师以南京市鼓楼区静海寺的警示钟作为导入,从身边的历史引发学生思考。在教学实施环节中,以“鸦片战争”为大概念,把本课教材内容整合为“鸦片战争的背景”“鸦片战争的主要进程”“鸦片战争的影响”三个部分,学生通过鸦片战争爆发的时代背景探究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以小组合作方式对照历史地图梳理鸦片战争的主要进程;用史料研读和表格归纳展现《南京条约》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讨论其危害,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在历史人物教学方面,石老师以三元里人民、关天培、陈化成等典型人物的英勇抗英事迹展现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高度的爱国情怀。
在主题讲座环节,我校历史组青年教师丁海强以《此岸与彼岸:创造性使用教材资源的理解与行动》为题,分享了他在教学创新上的独到见解。丁老师聚焦历史教科书中的插图资源,通过巧妙分类阐释其教学应用:人物图引领对比历史解读,地图促进文史融合深化理解,图表有效补充正文信息盲点,漫画则需精心剖析以启发思考等等。这一系列实践,不仅紧密对接课程标准,还积极融入五大核心素养,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宝贵思路。
最后,建邺区研训员吴敏老师对石雪瑶老师的课例和丁海强老师的讲座进行了深度点评。吴老师认为石老师的教学设计立足教材,内容完整、结构清晰,对石老师的精心设计以及授课表现给予了高度肯定。吴敏老师对丁海强老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资源,最大化的发挥教材育人功能,促进教学效益最大化的达成给予了充分肯定。
(撰稿:王洪 编辑:孙璇 审核:朱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