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上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建邺区中学体育主题教研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举行。本次活动围绕“体育信息化”这一核心议题,吸引了全区初中体育教师及体育中心组成员的积极参与,共同探索大数据与信息技术在体育课堂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
南师附中新城初中王玮老师的一堂《基础体适能》公开课成为了教研活动的亮点。王老师不仅巧妙地运用六角球和敏捷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更引入了智能手环与两个大屏幕作为辅助教学工具。这些设备不仅实时监测学生的心率、运动强度等关键数据,还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每位学生的个性化训练提供了科学依据。王老师根据手环收集的数据,即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节奏下提升体能,实现了体育教学的精准化、智能化。
紧接着,致远初级中学的任洁老师也展示了《体适能——灵敏与协调》课程的创新实践。任老师同样利用体操垫、智能手环及大屏幕,设计了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并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掌握学生的运动状态与负荷,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进行训练。这种基于数据的个性化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运动表现,还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与参与度。
课程展示后,全体教师在报告厅内分组研讨,围绕教学目标、技术动作、讲解示范、运动负荷、组织教学、学生学习专注度及目标达成率等七大核心评价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丰富了体育教学的手段,更实现了对学生运动状态的实时监测与精准评估,为体育教学的“智动”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大数据与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手环等智能设备将成为体育课堂上的“新宠”,它们不仅让体育教学更加精准、高效,更预示着体育教育新时代的到来。建邺区的这次教研活动,无疑为这一变革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为推动全区体育教育的信息化、智能化进程贡献了力量。
(撰稿:张玉绒 编辑:刘仁强 审核:朱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