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勋章荣耀璀璨,感恩盛世华夏——建邺区“大思政”感恩主题宣讲走进莲花实验学校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5-03-04

3月3日下午,莲花实验学校学生共同聆听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感恩主题宣讲活动。建邺区教育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南京市关工委“大思政”宣讲团唐德海老师,以《勋章荣耀璀璨,感恩盛世华夏》为主题,讲述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与黄旭华院士的感人故事。莲花实验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蒋本胜老师主持了本次活动,退休教师代表赵阳老师和董松安老师参加本次宣讲活动。

宣讲中,唐德海主任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满含热情。他以两位“共和国勋章”杰出人物事迹为主线,带领同学们,聆听英雄故事,感悟家国情怀。

首先,唐主任带领同学们走进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用一生践行的“禾下乘凉梦”。童年饥荒的记忆让袁隆平立志“让中国人吃饱饭”。他扎根田间数十年,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让中国摆脱粮食短缺的困境。袁隆平说:“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个故事使同学们明白,中国梦好梦成真,光是苦干还不行,还要大胆创新,脚踏实地,方能成功。

如果说,袁隆平院士研究水稻是为了让中国人不再挨饿,那么黄旭华院士的潜心研究就是为了让中国人不再挨打。接下来,唐主任又为同学们深情讲述了“深海隐者”黄旭华院士的传奇人生。

宣讲会上,一段黑白历史影像将同学们带回战火纷飞的年代。年幼的黄旭华目睹日军轰炸家乡,立志“学医救国”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然而,面对破碎山河,他毅然选择“造船造舰”抵御外侮。黄旭华说,“学医只能救人,我要救国!”这份赤子之心,是他一生奉献的起点。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当毛泽东主席的誓言响彻礼堂,现场掌声雷动。上世纪50年代,面对西方技术封锁,黄旭华隐姓埋名投身核潜艇研制。没有计算机,团队用算盘和计算尺攻克数据;没有参考资料,他们从零开始摸索。1970年,中国首艘核潜艇“长征一号”下水,震惊世界。视频中,白发苍苍的黄院士含泪说道:“此生属于祖国,无怨无悔!”  

“30年未归家,母亲临终前仍不知儿子去向……”一段《母亲三十年的牵挂》视频令不少同学潸然泪下。黄旭华因保密需要无法与家人联系,父亲、二哥离世时他仍在科研一线。直到功成回家,95岁的母亲才知儿子为国铸剑。黄旭华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这份家国大爱,深深触动了在场师生的心灵。  

“接力棒将要交到你们手上了!”宣讲会在唐主任的殷切寄语中落下帷幕。这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更激励他们以感恩之心勇担使命。正如黄旭华所说:“心怀感恩,才能走得更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新时代的青少年,正以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报国篇章。

唐主任的深情与热情的宣讲,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他用真挚的语言,将英雄的事迹化作一颗颗感恩的种子,播撒在同学们心间。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将铭记唐主任的教诲与期盼,以英雄为榜样,珍惜当下、奋发向上,将爱国之情化作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撰写:张午晴  图片:柳晔童、耿旭  校对:耿旭  编辑:张雯  审核:刘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