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适合的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最优的课堂?4月27日下午,莲花实验学校举办的“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指向‘学习力提升’的‘分时段课堂’校本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会”告诉了我们答案。
下午一点半,莲花实验学校李文喜老师、沈静老师的展示课开始了。
李文喜老师带来了一节《八下学习技能综合复习课》。李老师先呈现了两篇学生的习作,让学生讨论两篇习作的可改进之处,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李老师通过展示、讨论、追问与练习,将《牛津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8个单元的“学习技能”板块进行整合,带领学生复习了英文写作的6大要素。最后李老师给学生留出10分钟时间进行当堂写作,并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纠与同伴互评,将一篇英文写作6个要素深植于学生心中,有效提升了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沈静老师给九(3)班的同学带来了《折叠中的数学问题》一课。沈老师组织学生从动手折叠直角三角形纸片入手,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画图让学生经历折叠的过程,引导学生经历了“激趣”“对话”“迁移”等三个学习“时段”。问题设置由浅入深、层次推进,对折叠中蕴含的轴对称性质及相关知识进行了复习巩固,学生也在一题多解的训练提升中学会总结,不仅有知识的归纳,还有方法的总结。整节课以直角三角形的折叠为主题,充分利用图形与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渗透转化、归纳、方程等数学思想方法,揭示数学内在本质,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两位老师的展示课获得了好评。
南京市英语学科教研员马黎老师在听了李文喜老师的课后指出:将八年级下册八个单元的学习技能与写作课相结合,是一次大胆并且有实效的尝试,能有效提高学生英文写作素养。随后马老师又针对本课提出改进意见,并鼓励李老师继续尝试,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提升。
南京市数学学科教研员王红兵老师在听了沈静老师的课后表示:本节微专题的选取非常适合莲花的学情,课的设计分为“折叠”和“计算”两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动起来。学生上台讲题落落大方,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思考、探究、表达自己的观点。
随后,嘉宾们倾听了两位课题主持人做的课题介绍。
莲花实验学校黄文广校长作为主持人之一向嘉宾们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过程。课题第二主持人、莲花实验学校教学处沈治仁主任向嘉宾们介绍了课题研究成果与成效。三年多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学校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更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嘉宾们在听完两位主持人的介绍后对学校扎根课堂、扎实开展研究给予高度评价,并鼓励学校继续深入课题研究,进一步助力学生成长。
莲花实验学校用这场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会让我们看到了莲花学生的幸福,他们成为“分时段课堂”中的主人,他们享受的是一节节生动的、灵动的课堂;这场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会也让我们看到了莲花教师的幸福,老师们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上不断突破、不断发展,感受着学校传递的温度、体味着个人成长的幸福。
(撰写:孟李君 校对:王梅 编辑:张雯 审核:吉明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