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七日下午,商贸组专业课教师进行了一次教学沙龙活动。本次教学沙龙活动以“商贸专业课程中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研讨为主题,并特别邀请了朱奇明、程道明、张林卫等校领导参加研讨。
这是一次颇有意味的教学活动。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形式?它的价值何在?“同”在哪里?“异”在何处?“异”中有没有“同”?“同”中有没有“异”?教学理念的差异,教学经验的深浅,教学个性的迥异,教学对象的不同,种种的因素,必然会导致教学的“异构”。从教学的本质来看,“异构”是科学的,也是我们所追求的。
本次研讨活动分为两部分进行,首先由执教《洽谈的方法》这同一课例的冯少卿、沈鸣、叶睿三位教师说课。听完后,大家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内容虽然相同,但三位老师的教学风格不同,对教学的处理也不相同。三位老师的设计虽然构思不同,但都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会,主动思索,努力培养了学生的推销能力。三节课各有所长,不少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同课异构”的研讨可以引发集体备课者不同思维的碰撞,启迪智慧的火花,可以较好地比较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体现教师教学个性。
“同课异构”这一新的课例式培训形式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使科研工作落到实处;将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推进教师的校本培训。这种教研方式对教师们对教学的研究和思考起了相当好的作用。执教教师不同的教法和教学风格使我们看到了每个人的亮点,有许多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不同课的优点和遗憾之处又激起了各位教师的一些思考和困惑,意味深远。
通过本次的“同课异构”教研,专业教师们无论是从教育观念、教学理念、教与学的关系,还是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都收获多多。最根本最重要的收获是教育思想的根本转变。教师课前研究学情,课中关注学情,课后反思学情,教师要真正为学生服务。认识到“同课异构”对教学有积极的促进意义:第一,教材中的素材是相同的,但可以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第二,教材的知识点是确定的,但可以尝试不同的组合顺序;第三,同一个内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
通过教研,也给我们提出了几个有价值的问题:第一,如何在教学素材的利用和重组上求异;第二,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求异;第三,如何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教学风格在评价措施上求异;第四,如何让我们的“同课求异”变得有益、有效,为教学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