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呈现“三分课堂”,提升教学质量——莫愁中专老师开设校级公开课

来源:莫愁中专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10-22


2024年10月15日-18日,莫愁中专王翔和花佳楠、管萱三位老师分别在高庙路和安国村校区分别开设精彩的校级公开课。

王老师的课程是《刻划花——陶艺的减法》。在课堂上,王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刻划花这一陶艺技法,通过生动的演示和丰富的实例,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了陶艺减法的魅力。通过真实项目任务带领学生们积极参与陶艺设计与制作,学生们动手实践,集思广益,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创作出了不同的陶艺设计方案和作品。学生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创作中,他们用刻刀在陶坯上刻画出自己心中的美丽图案,感受着陶艺减法带来的独特体验。花老师的《隶书——波画的写法》公开课同样引人入胜。花老师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书法技艺,详细地讲解了隶书波画的写法要领,从起笔、行笔到收笔,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波画的写法,花老师还进行了现场示范。学生们专心听讲,认真临摹,沉浸在书法艺术的世界中。

管老师讲述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高尔斯华绥的短篇小说《品质》。该篇小说创作于20世纪初,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大工业背景下,手工业者遭受冲击的社会图卷,塑造了鞋匠格斯拉兄弟坚持手工制作,坚守匠心的可贵品质。管老师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从格斯拉兄弟格格不入的“怪”和手艺的“精”的角度产生疑问,进而探究人物形象“理想化”的一面;通过对文中“靴子”的讨论,学生认识到“品质”的含义,即格斯拉兄弟的靴子品质一流,更深入的则是他们制作靴子及运营鞋店中坚持的高标准。随后,学生将课文改编为课本剧,表演格斯拉接待顾客、痛斥次等皮革,以及格斯拉之死的片段。学生准备充分,表演传神,颇具一格。表演之后,师生进一步讨论了人物悲剧命运,探究小说主题,分析文中“我”对格斯拉的情感。

课程结束后,参与听课的教师们组织了评课活动。老师们积极发言,对两位老师的公开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三位老师的课很好的呈现了“三分课堂”的要求。整堂课内容丰富、紧凑,教师提出的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展示与讨论有机融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核心素养。同时,老师们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以增加一些作品展示和交流的环节,让学生们更好地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等。这些建议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此次校级公开课及评课活动,为学校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教学质量将不断迈上新台阶。

(供稿:许存地、姚远等;编辑:穆春霞;审核/刘茜、赵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