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建邺区德育研究中心举行班主任培训之读书沙龙活动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4-03-28

 2014年3月27日,由建邺区德育研究中心组织的建邺区班主任岗位培训班第三次活动《选书·读书·用书·写书——读书沙龙》在美丽的建邺实验小学成功举办。德育中心马菊华主任全程参加并与70多名学员老师热情互动。沙龙邀请曾担任班主任国培讲师的建邺高级中学的袁子意老师担任主持人,新城初中的彭帅老师,莫愁职校的吴申全老师担任了分享嘉宾。

本次读书沙龙分三个环节:选书与读书、读书与用书、用书与写书。

在选书与读书环节,彭帅老师首先以肖川《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经典话语来启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梦想。读书是一次“美妙的邂逅”,彭老师重视“阅读体验和阅读期待”。从读书的目标、读书治学的“三重境界”出发,强调在有限的时间和紧张的工作之余,“专读伟人已有定评的名著”,分享了《钱穆给孙女钱婉约开的书单》和季羡林先生《我最喜欢的十本书》。彭老师还从文学作品、人生修养、名人传记、自然科学四个领域,对初中三年的学龄段学生进行了图书推荐。丰富的读书推荐案例令人印象深刻。

在读书与用书环节,热情洋溢的莫愁中专的吴申全老师和大家分享了阅读马丁.塞利格曼先生《 持续的幸福》一书的感悟,引导学员们理性思考:到底什么能给自己带来真正地幸福感并能让这种幸福感持续下去?吴老师以PERMA(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和目的、成就)为重要基石,用自己的经历和触动过自己的教育中的真实生动案例,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和激情而又温情的风格,激励着现场的学员们探索自己的态度和目标,从中感悟如何获得持续的幸福。

在用书与写书环节,袁老师用思维导图分享了一本书初期策划、体例设计、章节编写、多次改稿、一审二审的过程与编书的辛苦与快乐。并引发老师思考为谁写一本书,自己的第一本书的名字,尝试写写书的序。袁老师展示了自己为学生编写的电子书《青春的证明》,他用自己朴实的语言告诉年轻的班主任,写书的关键是在于平时的积累与反思,一个班主任的幸福就是和自己的学生共同成长。

本次班主任培训以读书活动为载体,通过让学员老师 “读完一本教育专著,写好一篇读书心得,参加一次交流活动”,培养老师与书本为伴,与经典为友,与同伴对话,陶冶思想情操,进一步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人文素养。最后,马主任鼓励学员们追求职业幸福,撑起孩子们的一片天空!(信息员 姚睿 吴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