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还是一个死结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04-12-20

  
还是一个死结
畅言
   真是没想到,实施素质教育这么多年来,由于一份报纸根据错误的信息而刊登的“南京高考之痛”,在全国引发了一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大讨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谓之“2004,基础教育聚焦南京。”
   真是没想到,中国权威的教育主流媒体——《中国教育报》也参与这场本不该讨论的讨论。因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用不着讨论的。我们应该研究、思考、讨论的是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实施的是不是素质教育?简单的减负、轻松、愉快是不是素质教育?如何进一步创造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和出台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
   更没有想到的是,《中国教育报》用山东潍坊的做法大篇幅的介绍,得出了讨论的结论——“实施素质教育好,高考也一定好。”于是老百姓也就大声疾呼,高考好,就是素质教育好。于是行政官员也就把基础教育跟经济发展等同起来,在高考排名上要“争先进位”,高考排名前,就是素质教育好。
   素质教育等同于高考好——死结又结上了。可叹!可悲!!可怕!!!
   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与高考真有那么紧密的联系吗?
从教育的本质分析,教育是为了文化的传承与生命的延续。教育与高考没有任何关系。
从基础教育看,基础教育的核心就是为了解决每一个人生存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基础教育与高考没有任何关系。
   从素质教育看,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全面的教育观念,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大众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所有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养,为未来社会培养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人;这种人既包括各专业领域中的高级人才,也包括具有较高素养的普通劳动者。大众主义教育指向于全体而非部分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对人生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基本观念与规范的掌握或形成,强调学生整体或综合素养的形成,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从而使学生能够迎接并适应未来生活的任何挑战。素质教育与高考没有关系。
   从启动的高中课程改革看,“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册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抓手,是解决培育什么样的人、如何培育人的命题。课程改革与高考没有关系。
   高考是为了干什么?为高校选拔人才。
   “基础教育与高考没有任何关系”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中国教育的主流媒体不敢说,高级教育行政官员也不敢说,还要死拉硬拽的把基础教育与高考联系在一起,还要出台“不准将高考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质量的惟一标准”等文件,实在是可笑。
把基础教育与高考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个死结。这个死结不解开,地方官员用高考成绩衡量教育部门工作业绩的想法就无法消除,对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一定是高考成绩,学生的负担不可能减轻。
   这样的死结,何时能够解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