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2005:南京教育11个关键词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05-01-05

  
2005:南京教育11个关键词
1.内涵

  南京教育在物质资源有了较为可靠的保障、规模效益开始显现的平台上,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成为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追求。

  明年及今后一段时间,南京将把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定位在围绕“育人”这个中心,从比较注重教育硬件的发展转向更加注重人的发展;从比较注重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张转向更加注重数量、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有机统一;从比较注重教育的外在形式转向更加注重教育内在规律的探寻,注重建立更具活力的教育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把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最大程度转化为质量的优势、育人的成果,让各种教育资源实现最佳配置,发挥最佳效益。

  教育内涵能否得到“内涵”发展,将重点考量教育能否做到统筹、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能否都进入最佳的工作、学习状态,看教育质量能否得到提高。

  2.校本

  校本建设是要建立起学校高效“自转”的机制,进一步增强学校自身的发展主动性。推进校本建设,是推进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实现教育发展目标、任务的根本途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点燃自身的“发动机”,“眼睛向内”,立足校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寻求和实现更加积极主动的发展。

  推进校本建设,将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抓好校本管理,着力构建依法自主、科学民主、协调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促进学生、教职员工、学校以及学校与所在社区的和谐发展。二是抓好校本课程。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创造性地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优化课堂教学,改变单一授受式的教学方式,努力打造“活力课堂”,通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校本教材建设,组织教师、学生乃至家长、社区组织共同参与,自创与共享相结合,开发出体现育人理念、具有本土特色的教材。三是抓好校本培训。加强教师继续教育,优化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四是抓好校本教研。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促进学校和教师的主动发展。立足学校实际,从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和学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目标激励、课题带动、任务驱动,使科研、教研工作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富有实效。

  3.评价

  尽管完善的教育评价体制仍然是“世界级难题”,但追求内涵发展的教育不能没有科学、有效、可操作的评价办法。不抓评价,教育的使命和任务常常会不清晰,努力的方向也就不明确,工作合格与否、优劣程度、水平高低、贡献大小、倡导什么、反对什么也就无法区分。通过正确有效的评价,凸显那些“想干事、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的价值;通过正确有效的评价,有意识地调控工作,不断提高工作的合理性、准确性和有效性;通过正确有效的评价,促使评价活动参与者的自我反思、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有序竞争、共同发展。

  今年暑期,我市制定了高中学校的三项基本指标,即:学生发展状况、教师发展状况、学校发展状况。半年来试行的情况表明,这个方案对工作的推动作用明显,大多数高中学校对这个评价方案充分认可。下一步,全市将以此为突破,逐步探索建立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绩效的评价体系。

  评价的目的是创造绩效,学校的绩效责任归根结底是提高教育质量。我市将通过加强督查视导、改进教师考评办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等途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是不顾教育规律、不顾学生的承受能力,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代价。同时,对学校绩效的评价,不是简单孤立地考察学科教学质量抽测、中考和高考、就业率等指标,还可以适当向前追溯输送生源的学校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怎样的基础,向后跟踪送出去的学生是否获得了适当的发展,在多层面、多角度的比较中,对学校教育绩效作出相对准确的认定。我市在抓质量、抓绩效提高的过程中,将长远打算,真正做到不仅对学生的现在负责,还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4.实事

  重点抓好以下实事:①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的布局结构,提高高中阶段学校的办学效益。积极推进初高中分设;支持优质高中做强做大。继续开展星级高中创建工作。加强职业学校示范专业建设,创建10个省级示范专业。继续做好高中阶段入学高峰化解工作,确保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保持在90%以上。②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总数达22万人次,其中学历证书考试16万人次,非学历证书考试6万人次。分别创建1-2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组织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开展“迎十运、树形象、规范社会用字”啄木鸟行动。③实施“教育长效温暖工程”。继续向全市低保家庭子女发放“助学券”;对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生实行免费教育。通过多种途径资助困难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切实解决进城务工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启动“阳光计划”,扶持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继续实施“促就业、助致富”工程,免费培训1万名下岗职工、1万名农村致富骨干、农民经纪人。④推进依法治教。深入贯彻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完成民办学校换证工作。完成《南京市学前教育管理办法》的立法工作。加强学校章程及其配套制度建设。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完成教育部现代学校制度实验区课题结题工作。⑤完成南京教育简史编 纂工作。开工建设南京教育史馆。

  5.均衡

  多渠道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对农村教育予以倾斜,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在全面完成“农村小学提升工程”的基础上,实施“六有工程”,使85%的农村中小学完成“六有工程”任务,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培训,落实农村教师优岗计划。创建10个教育现代化乡镇,基本完成教育现代化乡镇创建任务。在部分有条件的农村地区试办寄宿制小学。继续实施“振兴初中行动计划”,创建省级示范初中100所以上。在新区和郊区规划建设一批优质中小学校。做好厂校分离后的整合发展工作。

  6.小班化

  总结、巩固小班化经验,加快小班化教育的进程。明年计划新增小班化教育试点小学17所,使小学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达到50所;同时,在8所初中率先启动小班化教育试点。2006年至2010年,全市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学校,小学增至200所以上,初中增至30所以上。保证城区60%以上学校,全市近40%的小学、20%的初中实行小班化教育。

  7.高中课改

  巩固和扩大小学、初中课程改革成果,全面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建立政研合一、市区(县)校三位一体的课程改革管理研究机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课程改革联动机制,确保课程改革既有教育系统内部的动力保障,又有教育系统外部的环境保障。鼓励和推动各区县、学校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区域推进的课程改革发展机制。建立课程改革的自主发展机制,让教育行政工作者、教科研人员、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在课改中得到发展。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好初中生素质发展记录册的使用工作,着手研制小学生、高中生成长记录册。以施行“高中绩效评估方案”为突破,加快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在普通高中推行学分管理。

  8.安全

  加强校舍安全管理、校园及周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建设活动。加强法制教育,努力预防和减少在校生违法犯罪,确保在校生犯罪率低于省控指标。积极实施学校卫生安全保障工程。推进中小学食堂量化分级管理,严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积极开展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加强学校网络安全教育,鼓励和倡导学生文明上网,杜绝痴迷和沉溺网络。

  9.技能创造室

  在中小学创建“五室”:技能创造室、图书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网络学习室、科普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际中激发灵感,把创造冲动和奇思妙想变为现实,推动“做中学”、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学校信息化普及工程”,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10.学生德育

  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作体系的建构。完成为未成年人所办17件实事的年度工作任务。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为契机,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加强中小学生文明行为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机制,完善“陶老师热线”,办好学校心理咨询室,使120所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达到合格标准。

  11.“保先”

  继续推进和深化“三高五好”(思想上高素质、业务上高技能、人格上高信誉,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创建活动,实行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强化检查、指导和考核,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使教育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以坚定信念为重点,实践宗旨为目标,切实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党员发挥作用。要加强组织覆盖,保证工作覆盖,做到教育工作与党建工作同步考虑,促进人的发展与加强党的建设同步实施,把各项党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Copyright 2000 南京教育信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