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十三中给老师发剪刀为学生“剪”负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05-09-05

  

十三中给老师发剪刀为学生“剪”负

来源:南京晨报

  2005-8-31

  

  新学期有新要求,学生如此,教师也不例外。昨天,南京市十三中的每一位老师都拿到学校发的一把剪刀和一瓶胶水。要求老师用剪刀剪下精选的好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给学生减负。记者了解到,南京一些中学在新学期都特别强调教师对学生“学情”的了解,有针对性地挑习题给学生做,给学生“剪”去无效劳动的负担。

  

  “用剪刀剪辑选择我们的教学材料,剪去教学中的浪费,贴上精挑细选的精华。”南京十三中教导主任唐修亮这样告诉该校老师。唐主任介绍,长期以来,有的老师习惯于照搬别人的东西,从教案到练习到试卷,不管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学生,都全盘拷贝。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听课上的浪费,作业也重复无效,无效的学习对学生就是负担。该校校长王军说,学生无效学习的负担似乎是被社会认可的,很多人不把它当成负担。他认为效率不高是最大的负担:“学生作业的顽症是低效劳动,关键问题是教师不劳动。从外面拿来的习题,学生自己买的教辅书里的题目,有的是超过教学大纲的,有的是很老的题目,学生自己做的话,对题目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准,学生做的题目没有典型性,不能让他们举一反三,会的题目反复做,不会的还是不会。”

  

  对于学校发剪刀和胶水这个被一些老师认为是形式的做法,王校长认为,通过剪刀来给学生减负,是一种教学观念上的变化,虽然这可能增加了老师的劳动,但学生做老师精选出来的题目提高学习效率,才有时间去读书,去参加丰富的校园活动。学校要求老师尽可能地拥有大量的题目,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题,“老师跳进题海,把学生救出苦海”,这个过程同时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和创造。该校一名老师说,学生将要使用的是由老师整理编辑的一体化的资料,学校到期末要对老师使用剪刀、胶水的成果进行检查。

  

  在金陵中学,张铭老师也向记者道出了新学期学校对老师的要求:给学生做的题目,老师必须全部做过,特别强调老师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对学生的作业要及时批改和反馈。

  

  对于十三中发剪刀给老师的做法,金陵中学、南航附中等校的一些领导和老师是持赞同意见的,认为这是对学生负责的做法,老师的劳动量其实也没有因此增加多少。但在操作的时候,也有值得提高的地方。张铭老师认为,精选包括对资料来源的选择和习题的挑选,如果每个学科每个老师都把贴好的题目印发给学生,成本很大,学校的文印工作压力要增加很多倍。老师对题目进行重组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照搬”,学校同时应该鼓励老师根据学生情况自己编习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