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中学融合教育打造精彩校园
日前,沙洲中学融合教育科研专著《教育公平不是梦——南京市沙洲中学融合教育的故事》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得以出版缘起2009年10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名誉院长鲁洁教授来到沙洲中学参访,先生深深地为学校处处洋溢的“融合”氛围所感动,提出资助沙洲中学出版“融合教育”专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更是鼎力资助,提出为沙洲中学免费出版,让这本凝聚沙中人默默耕耘有所作为的心血、社会各界热情帮扶无私援助的结晶付梓成书。
沙洲中学率先在南京市提出“融合教育”的办学理念,开创了融合教育的先河,为外来民工子女搭起了一座城乡“融合”,通往未来的桥梁。沙洲中学又是一所创造教育奇迹的学校。短短五年时间,在起点低、生源弱的条件下,学校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四年获建邺区办学绩效考核二等奖,先后被评为建邺区社区教育先进单位、建邺区平安校园、建邺区师德先进群体、建邺区优秀家长学校、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南京市“个人课题”优秀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全国百佳优秀文学社、全国地理科教先进学校。
办学理念突出“融合教育”
2006年,当傅明宝校长调任沙洲中学校长时,面对本地生源锐减至个数,又暂不动迁的实际情况,本着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思路,带领学校领导班子提出走创办外来民工子女教育特色初中之路,变不利为有利,变劣势为优势,立足外来民工子女教育做文章,打外来民工子女教育品牌,在南京市率先提出“融合教育”这一办学理念,帮外来民工子女融入南京。为此,学校把“让外来民工子女成长在南京、成人在南京、成才在南京,将来成功在南京”作为学生努力的人生方向和学校的办学目标,为外来民工子女最终成为南京新市民奠定基础。
融合教育彰显教育之爱
沙洲中学办学的出发点、归宿点绝不简单停留在把一群外来民工子女结合在一座校园,一间教室之中,而在于最终的感情上的“融”。“融”,是一种和谐,互爱,彼此关怀,心与心的沟通与感悟,更是一种血肉牵连,其乐融融的氛围。
学校对学生倾注了大量的关爱。给进步的学生奖励台灯、“肯德基全家桶”、“卫岗牛奶”,保证每位外来民工子女每学期至少有一张奖状带回家等,通过多种形式给学生以多元化分层式的表彰。同时,我们对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学校还实行物质资助,为学生学习创造物质条件,不断激励外来民工子女要懂得努力学习的必要,要懂得学习才能改变命运。
融合教育洋溢生命活力
沙中融合教育实施五年来,外来民工子女学生在参加各级各类的英语、作文、历史小报、物理、航模、科技、信息技术、冬锻三项等学科类、技能类、创造类竞赛中,多次获奖。外来民工子女在性格、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与本地学生差异缩小,最为突出的是充满自信,很阳光;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基本形成;学习成绩与城市同年级学生的差距在缩短。沙中融合教育同样使得教师们觉得学校有目标、有发展、有奔头,工作干劲十足。融合教育实施五年来,教师成长迅速。在五年里,涌现出5名区教坛新秀,7名区优秀青年教师,3名区学科带头人,2名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5名中学高级教师,2名英语教师国外进修,8名教育硕士,另有30人次获区级以上其他荣誉称号,而全校任课教师数仅50人。
“融合教育”让沙中这所以外来民工子女为主要生源的小学校正逐步显现它独特的魅力。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沙洲中学这所小学校就是以这样永恒的执著、坚忍的毅力、必胜的信心在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融合教育,让沙洲中学洋溢着成长的活力和教育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