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中国德育:以“童”护童育童心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5-04-16

附件:寤洪偤瀹炲皬锛堝皝浜岋級.jpg

 

《中国德育》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核心期刊、德育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2015年第6期刊载了建邺实验小学陈辉老师的署名文章《以“童”护童育童心》。现分享如下:

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是一所2010年9月开办的新学校。走进建邺实验小学,年轻而富有朝气。儿童世界是最美的世界,学校秉承“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的办学思想,坚持践行德育本真的教育理念,始终以“童”为核心,打造童话校园,呵护童真,守护童心。

一、润物无声的童话滋养

学校之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周围的情景、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建邺实小内,以“童”为核心的学校文化芬芳弥漫校园:“童话树”主题雕塑、“童话列车”橱窗、“童话宫”浮雕、“童趣园”、“童心园”、“童乐园”、童童花箱、以及体现大教育观的“大师风采”名家来校活动采风墙等等,无一不彰显着学校坚持“儿童姓童”的办学追求。

一楼的赛车天地、书法大厅、缤纷绚丽的品质娃娃“星光大道”、“善行义举”主题板块、八礼四仪宣传道旗;二楼童话长廊、书法长廊;三楼廉政长廊;四楼学科长廊。各楼层的“古诗童韵柱”、学生书画原创作品,学校的每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处无不传递着美与善、童与真的教育理念。这所童话乐园中,校训石尤为引人注目,“精进”二字,独具匠心,激发孩子们发奋图强,朝着自己的理想勇往直前。“秋实园”是孩子们最愿意徜徉的地方,看着花开,等待结果,幸福于满树叮叮当当的桃、柿、橘、石榴、桑葚,收获满满的童年与喜悦。2014年6月末,学校送走了建校以来的第一届毕业生。就在“秋实园”里,毕业班为母校献上一份特别的礼物——集体栽下了一株梨树,寓意母校桃李满天下!这株梨树成为建邺实小发展中的一块里程碑。

校园广播也是建邺实小一道亮丽的风景。“红领巾广播”这支充满朝气,充满智慧的社团每周三下午15分钟时间活跃于小小的播音社的方寸之地,传递出的却是“童话校园新鲜事”、“童眼看世界”、 “科技博览”、“快乐文明行”、“童言童语赏美文”、“快乐驿站”……“心语心愿”栏目是学校心理健康宣传的专栏。“知心姐姐”李婧老师是大家的好朋友,她率领着小小志愿者们每月一次通过广播从健康心理的角度亦正亦谐的讲述着一个个心灵故事,开启心智,疏散郁结。

班级之窗——每个“温馨小家”,典雅育人氛围令人眼前一亮,走进每个班级,班牌上的班风、班训、口号都是独一无二,凝聚了每位师生的美好愿景与创意,发挥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在的教育”作用。

学校积极把握时代特征,弘扬民族精神,关注社会热点,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八礼四仪”这些热门关键词蕴含在每一块小小的主题板报中。“品质娃娃心向党,祖国发展我成长” “童心迎青奥,礼仪献南京” “法制在我心”……这些大主题大教育呈现在瞩目的班级黑板报上;“班级文明公约” “汉字文化” “翰墨飘香” “猜猜我有多爱你” “飞翔的中队” ……这些带有浓郁的班级个性色彩的板块分散在各班级四面墙壁上。每块展板犹如一扇通向心灵的桥梁,将“一切美好的东西”融到到孩子们的生活中来,彰显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无声的文化,有声的教育,在幸福学校的国度里,一切美好的育人理念正悄无声息地浸润着童心,相伴品质娃娃们健康成长。

二、潜移默化的“影响”天地

现代化的小学校园营建,离不开孩子们的视角。建邺实小的校园属于学生,更属于小学生。建邺实小德育的每一个动作都关注着孩子们参与校园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撇开生硬的说教,立足于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

江苏省教育厅提出了对学生加强“八礼四仪”教育的指导方向,我们紧扣方针,隆重“仪式教育”,将幸福、感恩、理想、责任等教育过程渗透在日常的行为要求与实践中,将积累与成果展示在每一次的大型活动的仪式上。

   “印”下成长,拥抱童年

上学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大的转折,送给每个孩子一个金色的童年,这是建邺实小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开学的第一天尤为重要,学校为每一个孩子精心设计了入学仪式。从欢乐入校、学长引路开始到开学典礼、快乐出场、手印脚印、记载成长,直至校长致辞、爸妈见证,每一个环节都在童话城堡中快乐、规范地进行。 “手脚印卡”是学校为每一个入学新生准备的礼物。此卡分为四大版块:“入学心愿”由孩子描述,家长代笔。鼓励孩子记载下自己的入学心愿,并为此心愿不断努力,等毕业的时候再来看一看距离那神奇的梦、伟大的理想是不是又近了一步,从而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梦想的人;“家长心语”由家长写出对孩子的殷切希望或是对刚入学孩子的美好祝福;“校长寄语”由校长写上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对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美好祝愿;印手印、脚印版块则是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满整只手或脚,印在卡片右侧空白处,寓意起步。所有环节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完成。开学典礼结束后,大队部将所有的手脚印卡封存在“童话城堡“中六年,等到毕业典礼时作为毕业礼物再回赠送给孩子们,感受成长,幸福起航。

我们从这里起飞

2014年6月末,建邺实小欢送了第一批毕业生,用仪式为孩子们的小学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典礼隆重、热烈,孩子们身穿校服,佩戴鲜艳的红领巾,盛装出席小学生涯的告别仪式:忘不了校园内的欢声笑语,忘不了老师们的殷切教导,忘不了伙伴间的深厚友谊,在最后欢聚的时刻,孩子、家长和老师一起回忆在童话校园里学习生活的美好时光,临别时饱含深情的诗歌朗诵《告别母校》,流露出孩子们对学校的不舍和牵挂。印有“品质娃娃”logo的校服曾经陪伴着孩子们多少个欢乐的日子,“校服馈赠”环节承载着对学弟学妹们的美好祝愿,也是建邺实小精神代代相传的表示。

有人说:童年是一个多彩的梦,让美好的童年封存在记忆的深处,学校为毕业的学子们送上了一份精美的礼物——《致童年》毕业纪念册。打开精美的纪念册,时间凝固:“这里有我们的足迹”用图片记录了曾经生活过学习过的校园里的每个角落,让时间和空间永远留存;“回忆那么甜蜜”孩子们凝望过去,曾经哭过、笑过、有过糗事、也有过烦恼,这曾经一切一切的情绪不仅写在了当时,也永远记载在了画册中,成为一段成长的记忆;“不一样的我”展现了孩子们独特的个性爱好;“心语心愿”所有曾经的、现在的任课老师赠言学生,学生彼此间互相留言,文字洋溢着满满的爱,有老师对孩子们的期望,有小伙伴们之间的祝愿与不舍;最后“相约20年,梦圆”,孩子们亲手绘图展望未来,以图寄情——我和母校有个最美的约定。厚厚的纪念册承载了难忘的回忆,深深的情怀,美好的寄托。

毕业典礼只是一个定格的画面,但毕业季背后所有师生的付出潜移默化地传递一种动人的“能量”,孩子们在过程中体验了人生,塑造了心灵,在仪式上得到了成长。

我们都是品质娃娃

每年的六一庆祝会上必定有学校的特色创新项目——品质娃娃颁奖盛典。平日里的习惯、一年里的积累,一级、二级、三级品质娃娃在这个典礼上都会有收获。

2012年,建邺实小几经酝酿出台了“品质娃娃评价机制”,用奖励的方式激励孩子们做好八礼四仪的各项行为规范。“品质”代表着主动发展、个性发展的态度,“娃娃”预含着天真活泼的形象。选择“品质娃娃”作为学校学生健康成长的代名词,是基于对学生的进步和个性发展坚持多元评价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发展中提升品质。通过开展“争做品质娃娃”活动,关注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体验德育过程,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生动形象的体验教育过程,感受进步,享受成功,学校将争做“品质娃娃”行动以学校的吉祥物为主体贯穿整个激励过程,设置了一系列主题各异的娃娃奖章,如:“好学娃娃”、“健康娃娃”、“ 勤劳娃娃”、“礼仪娃娃”、“ 创造娃娃”、“爱心娃娃”等单项奖章,以及“一级品质娃娃”综合奖章和“品质娃娃上灯柱”最高荣誉。不同级别品质娃娃争章升级,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实多样的德育实践项目和体验活动,不断地规范学生言行,也在慢慢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动。

各科课堂上,学子们主动学习,力争上游;足球场上,奋力追逐,不屈不挠;大队竞选的现场,伙伴随行,展示自我;更值得一提的是校园内的“小小志愿者”童眼看校园,志愿服务在行动。“小小报童”“我是送奶工”“我是小老师”“展板小清洁”,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彰显礼仪文明的风范。校园外,一支支雏鹰假日小队,利用寒、暑假,将文明礼仪规范进行延伸,开展他们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孩子们先后走进地铁站、敬老院、福利院、困难家庭等,为特殊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公益服务,他们用最美的心灵将礼仪文化付诸实践,在服务中收获温情,享受快乐。而一年一度的盛典就是他们学习、实践、汇报的幸福。

“儿童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学校拒绝生硬地灌输文明礼仪的教育,德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应该更接地气些,此时无声胜有声。

三、梦想加油的温馨驿站

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师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它是德育有效进行的助推和保证。教师有一项使命——教书育人。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中,很多老师经常有一种思路,教学是教学,需要教育时,才专门安排时间进行教育,认为德育即活动,德育即说教,德育即是班主任,这种方式让大家感觉德育很生硬。其实,课堂也是德育主阵地,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的主体。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只要教师的这种意识增强了,教材、生成的问题、学习习惯都是教育资源,关注了、用心了,就能给学生带去深远的影响。

为了将德育做常态,深化全员育人的德育的理念,建邺实小开展师德教育,实施无痕影响。学校遵循一个字“美”,避“繁”就“简”,淡化师德教育“严禁说法的‘N’条,开展了“争做最美教师”系列活动,紧扣“美”,让老师们关注“课堂之美”,“素质之美”,“合作之美”,“团队之美”“形象之美”,把“美”印入人心,自我审视。学校为每位老师制作了他们的工作靓照、影集,并在师德主题墙上放上老师的照片,老师可以经常对照自己的形象审视自己的言行。把“争做最美教师”作为自己事业发展的动力,怀着对教育的热爱和追求,让自身的素质和行为在与学生和同事的交流中得到“美”的展现。

学校创办校园教师“微尼斯”,希望能以收录“校园之最”的方式铭刻教师校园生活中的闪亮时刻, “借以‘微’小,展现真‘实’,铭刻‘美’妙,崇尚更‘好’”。建邺实小《‘微’尼斯纪录》第一版在2013年10月已正式编撰成册,收录的是自建校之年至今教师保持的各项纪录,涉及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专业成长与师德师能等方面。如果说《校园微尼斯》上一项项新学校建立起教师记录,那么《静静成长慢慢开放——青年教师成长记录册》则是个人成长足迹的回顾,我们希望用一项项自己的、他人的记录树立起老师们心中美的标杆。

特色项目——“师库”

很多学校都有年轻老师和老教师“一对一的师徒结对”,但这对于老教师不多的建邺实小来说显然不实际。因此,学校自主设立了 “师库”。“师库”里的成员都是学校聘请的市、区教科所以及教师进修学校的专家,当然更多与青年老师们碰面的是自己学校的品质教师。师库设立五大板块。“校园、班级文化及师生德育”师库、“语文学科”师库、“数学学科”师库、“综合学科”师库、“信息中心”师库。“有问题,找师库”这已经成为建邺实小青年教师一句响当当的口头禅了。除有疑惑不定时的随机指导交流外,师库每月还确立1-2个半天为“专家门诊”时间,面向学校全体教师开放。教师可根据自己需要自主选择“师库”成员进行面对面个别交流。这里不再是单一的一对一,而是菜单式的点击,相信这种用团队的智慧引领,多角度全方位的提供指导,我们青年教师会更好更快的成长。

特色沙龙——“伙伴聊吧”

这是学校为年轻教师们量身定做的一个系列主题沙龙,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沙龙,定于隔周周四的下午下班后进行。这样的聊吧既对全体班主任开放,也对学校所有的青年教师开放。每期主题都提前在校网公布,只要你对本期的主题感兴趣,都可以走进沙龙参与活动。活动的目的是以伙伴的身份,聊天的方式解答班主任们、青年教师们工作中的疑难困惑,传授技巧方法,提升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资深班主任团队的“教你一招”、美术组老师参与的班级文化巧思量、教育管理案例分析等,大家普遍认为这样的 “聚会”有实效不枯燥,大家围坐在一起解决的是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联手社区打造品牌工作站——梦想加油站

梦想加油站是学校与沙洲街道联手打造的教育共同体。借助这个社区平台,学校与紫金山天文台、雨润集团、南京市消防特勤大队、交警四大队、明基医院、市区关工委教育基地等单位结对共建,丰富孩子校外课程教育的资源。不仅如此,学校、社区双方还邀请了各行各业领军人物,书法家、画家、作家、天文学家、科学家、医生到校和孩子们互动、交流。每一位来的“专业老师”,都引领了学生的价值追求,或许学生已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成为像他那样的人,有梦想就有希望。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德育无痕”描述了德育的一种境界,没有简单说教,没有批评责备,有的是人及身边的一切与心灵的融合,她是一种充满人性化关怀的超凡的教育智慧,而建邺实小正努力践行着……

附件:2015年第5期封面.jpg

附件:建邺实小(前插1).JPG

TOP